浙江象山是一个躺在大海臂弯里的半岛县,天台山余脉在此向东延伸入海。境内丘陵起伏,溪流纵横,盛产毛竹,有竹林10万余亩,出产竹笋5000吨以上。象山当地竹工匠在制作实用器具的同时,也将竹根雕刻成杯子、笔筒等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工艺品。因竹材质不易保存,古人所制作品存世较少,目前发现最早的象山竹根雕作品系泗洲头镇蒋光猷的清嘉庆十六年“秋叶贡盘”二件。
在经历了漫长的传承后,象山竹根雕逐渐确立了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风格,并蜚声海内外,累计获山花奖等国家级奖项70余项,其他奖项500多项,竹根雕艺术家多次赴法国、希腊、以色列等国开展交流、展示活动。1996年,象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象山竹根雕于2006年被列为新一代“浙江名雕”,并于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山竹根雕变废为宝,在带动当地农民创收和促进就业方面成效明显。也正因如此,象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竹根雕艺术和产业的发展,于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大扶持竹根雕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确立了象山竹根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鼓励艺人开展精品创作和开办竹根雕文化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在各项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象山竹根雕行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涌现出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方忠孟等艺术家。特别是省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张德和,他于1983年率先将象山竹根雕打进国际市场,成立全县第一家竹根雕厂,带动了整个象山竹根雕艺术和产业的崛起。在竹根雕产业陷入低迷的时候,他潜心研究,突破传统的统体施雕模式,研发出局部巧雕法、乱刀法、组合雕法、大写意雕法、薄翼圆雕法等,推动象山竹根雕事业的发展。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象山竹根雕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建成了象山竹根雕专题展示馆——德和根艺美术馆,设立了专项资金奖励精品创作和企业发展,在县职业高级中学还开办了竹根雕班,培育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