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印象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印象

塔林是爱沙尼亚的首都,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塔林与芬兰隔海相望,只有80公里,天气好可以隔海望见。塔林面积有16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50万。这里的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塔林位于北纬59°22',距离北纬60°的高纬度线十分接近。在这里,冬季黑夜漫长,白天只有几小时;夏季白天时间长,黑夜只有几小时。这里不缺大海、森林、雨水,但阳光十分宝贵,甚至连续几天、十几天不见阳光。塔林是高纬度城市,却是波罗的海沿岸唯一的一个不冻港,历史上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

塔林作为首都,是爱沙尼亚的缩影。有人说:“欧洲是石头做的,俄罗斯是木头做的。”爱沙尼亚则融合了两者的特征。爱沙尼亚一词,在爱沙尼亚语中的意思是“水边的居住者”。世界通常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统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是三国中最北边的国家,西临波罗的海,北面与芬兰隔海相望,东面与俄罗斯接壤,南面与拉脱维亚接壤。爱沙尼亚是个森林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爱沙尼亚在13世纪初被丹麦人占领,13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中叶被德意志十字军占领,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被瑞典占领,18世纪初被沙俄彼得大帝占领,1918年宣布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二战后,爱沙尼亚成为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爱沙尼亚再次宣布独立。

塔林古城是北欧目前保存最好的一个中世纪老城。塔林老城在13世纪中叶,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居住区,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区。上城巍峨的罗马式建筑物彰显了当年权贵阶层的威严。著名的托姆别阿城堡、美丽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充满沧桑感的塔林城墙博物馆以及庄严的爱沙尼亚独立纪念碑即位于上城。从上城俯视下城,看到的是满满的人间烟火。下城的城墙炮楼一座连一座,风格和瑞士极为相似。下城的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市政厅大楼。1997年塔林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丹麦国旗的诞生地。1154年塔林首见记载。1219年丹麦人在此地建立城堡。塔林一词由“丹麦的”和“地堡”组成,意为“丹麦地堡”。上城区的托姆别阿城堡,坐落在只有50米高的座堂山上。山上的最初的城堡,是古爱沙尼亚居民于11世纪左右兴建的木质城堡。1219年,丹麦王国国王瓦尔德马二世决定对爱沙尼亚进行远征。之所以有这次远征,是因为丹麦王国当时在东西方贸易航路中起着重要作用。丹麦处在波罗的海最西端,而爱沙尼亚处在波罗的海的最东端。当时,处于丹麦王国旁边的德意志人开始发展起来,也在向波罗的海海岸扩张,为了防止德意志势力进入并控制波罗的海东边的沿海国家,为了确保波罗的海的商业通道畅通,瓦尔德马二世决定对爱沙尼亚远征。他把这次远征叫做“十字军东征”,因为他想通过这次远征,把基督教传入爱沙尼亚。1219年,瓦尔德马二世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向东航行,来到塔林托姆别阿城下。攻城并不顺利,丹麦人经常被击退。1219年6月15日,瓦尔德马二世的军队刚刚吃过晚饭,爱沙尼亚人突然从5个方面对丹麦兵营发起猛烈进攻。丹麦军队被打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这时,随军的丹麦大主教安诺斯在附近的高地上双膝跪下祈祷上帝保佑战斗胜利。天空中忽然飘下一面红底白十字旗子,并且人们听到空中有个声音在说:“当旗子被举起的时候,你们定将赢得彻底胜利……”于是,旗子被高高举起,丹麦军队士气大振,顶住了爱沙尼亚人的进攻,获得了胜利。其实,这面旗子是出征前罗马教皇送给十字军的,大主教安诺斯将这面旗子藏在身边,在关键时刻展示此旗,鼓舞士气和斗志。这面红底白十字旗,从此一直作为丹麦的国旗。丹麦的国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从这时起,每年的6月15日就成了丹麦的“国旗日”。2019年6月15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乘坐“国王的船”抵达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来到了托姆别阿城堡,参加了丹麦国旗诞生800周年的纪念活动。

丹麦人占领塔林后,将托姆别阿城堡改建成石头城堡。城堡立在石灰石悬崖之上,雄伟高耸。至今城堡的墙体下半部分仍是800年前的城墙,所以,这座城堡又被称作“丹麦城堡”。在18世纪下半叶沙俄统治时期,城堡内被改建成宫殿,今天是爱沙尼亚议会所在地。现在,塔林老城还保留着高15米、长2千米的古城墙,古朴沧桑、宏伟壮观。

二、汉萨同盟的重要城市。汉萨一词在德语中有“公馆”“会馆”“集团”的意思,初指同业公会或行会,后指在国外的德国商人团体。汉萨同盟最早是德意志商人之间的联盟。从12世纪起,德意志的商人到英国、爱尔兰等地经商,到13世纪又扩大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这时,德意志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汉萨同盟”一词首次出现于1344年。1356年商人汉萨同盟发展成城市汉萨同盟,这一年,在德意志城市吕贝克召开第一届汉萨同盟大会,成员有52个。1358年,波罗的海东部的里加、塔林等城市加入汉萨同盟。1367年,加盟的77个城市的代表在德意志城市科隆举行会议,设立了同盟的最高议会和最高法院。随着北方来自丹麦和南方来自勃兰登堡的军事威胁的扩大,汉萨同盟开始建设海军,并由单纯的经济同盟演化成经济—政治—军事同盟。许多城市为了获得商业利益或获得安全保障而加入同盟。加入同盟后即可受到保护,使得商业诉讼不受封建领主的管辖。任何逮捕同盟成员、对同盟失信或出售夺自汉萨同盟商人货物的城市,都将受到汉萨同盟的贸易抵制。在同盟的集市上,禁止任何非同盟成员的商人进行交易。各加盟城市有自己的财政和军队,有权对外进行外交、宣战、媾和、缔约等。加入汉萨同盟的条件比较苛刻,凡是不位于沿海地带或通航河流两岸或没有自主权的城市,都无权加入汉萨同盟。1370年,汉萨同盟的联合舰队战败丹麦,迫使丹麦签订《斯特拉尔松德和约》,该和约的签订使汉萨同盟拥有北欧政治同盟性质,加强了该同盟对波罗的海地区贸易的控制,实现了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政治控制,汉萨同盟甚至左右着丹麦和瑞典的王位继承人人选,至此,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都在汉萨同盟控制之下。汉萨同盟在这个时期也达到鼎盛,结盟城市达160多个。1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俄、荷兰等国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到东方新航路的开辟,汉萨同盟逐渐衰落,该同盟于1669年在德意志城市吕贝克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只有6个城市参加,同盟即告解体。现今德国的国家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即是以汉萨同盟命名的。

在塔林老城下城区,仍保留着当年商业繁荣的痕迹。在老城中心的拉科雅广场旁,矗立着当年的市政厅大楼,这是波罗的海国家唯一的一座哥特式市政厅建筑,被认为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这座建筑首次见于文字记载是在1322年,1402年—1404年整座建筑重建,保存至今。塔林市的象征——守护神老托马斯从1530年起就屹立在市政厅的尖顶上,直到今天。市政厅现在已辟为博物馆和音乐厅。市政厅所在的拉科雅广场周围,都是中世纪人们从事商业活动的建筑。在市政厅对面,有一家1422年开张的药房,至今已有将近600年历史。它是欧洲最古老的连续运营的药店,而令该店出名的主要原因是俄国沙皇当年从这里订购药品。如今,这个药店仍在经营。

三、沙皇时代的历史遗迹。1714年,彼得大帝在距塔林老城区3公里处从一个富有的女人手里买下一个庄园,将庄园里原有的一间小屋改造成自己的住处,以供自己避暑。这个小屋很小,只有一层,像个农家小房。在小屋正面只有一个门、四个窗户。现已辟为小型博物馆,里面有彼得大帝的生平展。1718年至1725年,彼得大帝在离小屋不远处建造了卡德里奥宫和花园,作为自己和妻子叶卡捷琳娜的避暑行宫。宫殿为巴洛克建筑风格,据说当年是参照圣彼得堡夏宫而设计建造的,但规模与其相比要小得多,所以又被称作“小夏宫”。然而,在宫殿即将竣工的前几个月,称雄一世的彼得大帝驾崩,他的妻子也就是继他之后的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很少来此避暑。之后,沙俄伊丽莎白一世女皇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都曾在此宫住过。如今,卡德里奥宫已被用作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的分馆,馆内珍藏着上百幅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和俄罗斯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以及雕塑等艺术品。在卡德里奥宫与“彼得小屋”之间所盖的爱沙尼亚总统府,是个二层小楼,现为总统办公和居住之处。

在塔林老城的上城区,有一座东正教大教堂,这是塔林最大和最高的圆顶东正教大教堂,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是塔林地标性建筑,被称作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兴建于1894年—1900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236年—1251年在位)是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大公,诺夫哥罗德公国属俄罗斯领地,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当时,瑞典是北欧的强国,控制着今天靠近俄罗斯的波罗的海一带。1240年,瑞典军队在瑞典国王的女婿雅尔·比格尔的指挥下,乘坐100艘战船,从波罗的海进入涅瓦河,涅瓦河的入海口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当时,还没有这座城市。瑞典军队沿河而上,侵入诺夫哥罗德公国。他给涅夫斯基送去了一封措辞傲慢的信函,信中说:“如果你胆敢反抗我,我已经在这里迎候,我就将攻入你的领地,杀个片甲不留。”接到信后,涅夫斯基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果断出兵,于1240年7月15日清晨,利用大雾弥漫之机,向瑞典军营发动突然进攻。在战斗中,涅夫斯基用长矛刺伤比格尔的头部。经过激战,俄罗斯军队仅损失20人,瑞典3艘战船被击沉,200多名指挥官战死,阵亡的普通士兵不计其数,瑞典人被赶出俄罗斯人的领地,败退回波罗的海。这次胜利后不久,涅夫斯基因与贵族发生冲突,离开诺夫哥罗德。这时,控制着波罗的海南部和东部即今天的德国北部、波兰北部及波罗的海三国的德意志骑士团,趁瑞典败退之机,乘虚而入,于1241年冬天,入侵到距诺夫哥罗德城35公里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诺夫哥罗德人又将涅夫斯基请了回来。涅夫斯基率领部队,通过几次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德意志骑士团求和,退出所占领土。之后,涅夫斯基在蒙古人的支持下,将包括今天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莫斯科周围的许多公国统一起来,直到1263年去世。涅夫斯基被看作俄罗斯的英雄,获得了“涅瓦河的英雄”的尊称。1703年,彼得大帝在当年涅夫斯基与瑞典人、德意志人战斗的地方,即涅瓦河进入波罗的海的入海口,建立了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同时,他下令修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并于1724年将涅夫斯基的遗骸葬在这座修道院。遵照彼得大帝的遗嘱,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于1725年5月21日设立了涅夫斯基勋章,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被废止。1942年7月29日,在纳粹德国入侵、苏联进行卫国战争时,斯大林宣布涅夫斯基为民族英雄,苏联军队重新设立了涅夫斯基勋章。

四、歌唱的民族。爱沙尼亚民族是个歌唱的民族。爱沙尼亚首个歌唱节于1869年举行,至今已有150年历史了。爱沙尼亚的合唱艺术闻名世界。1960年,在塔林建造了一个露天歌咏场,舞台呈抛物线形状,背靠大海,有一个可容纳3万人的舞台,观众席设在临海的天然半圆形台坛上,可容纳10万多人。每到合唱节,台上3万人整齐地进行高水准、多声部合唱,台下还有10万多人同时放歌,场面壮观、震天撼地,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要知道,整个爱沙尼亚只不过有130多万人。麦当娜、普契尼、艾尔顿·约翰等享誉世界的艺术家,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演出。

五、塔林露天博物馆。塔林有一处露天博物馆,建于1957年。所谓露天博物馆,即将展品建于户外,展品主要是18世纪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兴起于上世纪初的北欧,主要是随着工业化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吞噬”,人们意识到“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的消失已不可逆转,于是自觉搜集各地富有价值的古老建筑物,组建成博物馆。世界上最富盛名、历史最悠久的露天博物馆是位于瑞典的斯堪森博物馆。建造塔林露天博物馆的想法始于1913年,当时的爱沙尼亚文人受到斯堪森露天博物馆的启发,产生了在塔林建立一个此类型博物馆的想法。塔林露天博物馆占地79公顷,沿海而建,风景优美,囊括了森林、草原、坡地、湿地、海岸地貌。在林中、在草地上,从爱沙尼亚各地搬迁来的80多处乡村传统建筑分布其中,包括爱沙尼亚乡村民居、学校、教堂、客栈、小酒馆、水磨房、风车、礼拜堂、铁匠铺、储存室、厨房、牲畜棚等。根据爱沙尼亚各地区、各岛屿的村落类型,这些建筑展品被有序地分为12个院落,以突显不同院落所代表地区的建筑类型。这些建筑都详细地标注了用途、尺寸、始建时间、来源地、迁移时间等。在露天博物馆,大多数房屋是木头建造的,所有东西都保留了200年前的模样,在这里可以看到农民屋内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以及房屋墙壁各种纹饰的雕刻等,还有传统农家生活生产的情景表演、音乐舞蹈等,再现了当时的乡村情景;有各种传统工艺品、传统食品的制作。来到这里,仿若置身爱沙尼亚传统乡村之中,身临其境之感十分浓烈。

六、爱沙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在塔林有4个分馆。卡德里奥宫是其中一个分馆,里面陈列了100多幅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西方和俄罗斯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特别是收藏了很多弗拉芒画派的精湛油画。弗拉芒画派是比利时荷兰语区的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前身,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壁画都出自这个画派之手。Kumu国家艺术博物馆也是其中一个分馆,该馆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建成于2006年,建筑本身就被认为是一件艺术之作,曾于2008年获得欧洲最佳美术馆奖。这里收藏了从中世纪到当代的各类艺术品。值得一提的是,该馆收藏有爱沙尼亚画家迈克尔·西托(1469年—1525年)的画作。西托是文艺复兴早期欧洲著名宫廷画家,先后为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及西班牙、荷兰的王公贵族担任过肖像画家,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弗拉芒画派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