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儿童剧!”“不仅好看,还对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很有启发!”“希望大哥哥、大姐姐们还能再来演出!”10月23日至31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二部和《小吉普·变变变》剧组一行29人在院长尹晓东、副院长赵寒冰带领下,从北京跨越千里来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公益演出,为上万名边疆各族少年儿童演出20场,当地学生、老师、家长被中国儿艺不畏艰辛送戏到边疆的精神深深感动。
台上台下踊跃互动
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与越南的老街市隔河相望,这个拥有3万多人口的小城是云南的南大门,也是我国的边陲重镇之一。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10月24日,由激发想象力的“变变变”和传递勇敢与快乐的消防车“小吉普”两部分故事组成的《小吉普·变变变》在河口瑶族自治县军嫂幼儿园上演。“变变变什么?”“鸭子!”每当台上的演员用刷子、海绵、衣架等日常用品组合成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时,孩子们总是能第一时间大声喊出正确的答案。消防车“小吉普”则以乐于助人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品质感染了在场的小观众,教会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再来!再来!再来!”演出结束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跳着、欢呼着,表达对《小吉普·变变变》的喜爱。河口瑶族自治县军嫂幼儿园园长陈晓华说:“我们这里的孩子都没有看过儿童剧,即使老师也很少有看过的。我们以为儿童剧只是让孩子开心,看了后发现儿童剧还能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也启发了老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水平演出来到我们边疆地区。”
与此同时,《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二部在蒙自市的演出也让小学生们大开眼界。“演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小朋友深刻地领略到其魅力,在观看过程中,小朋友非常兴奋。”蒙自市第三小学校长王波说。
“演出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小吉普·变变变》和《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二部在红河州河口、蒙自两地演出10场后,又一路颠簸8个半小时来到西双版纳。西双版纳西南与缅甸接壤,东南与老挝毗连,涉及的国境线长达966.3公里,全州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瑶族、回族等13个世居少数民族。看儿童剧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新鲜事,“我们这里的演出多是旅游演出,连话剧都很少有,儿童剧就更难得一见。”西双版纳允景洪小学副校长朵强说。
《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二部首场演出来到了允景洪小学,“刻舟求剑”“另辟蹊径”“掩耳盗铃”3个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该剧用充满童趣的表现方式,让孩子们哈哈大笑的同时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允景洪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胡宽在看完演出后兴奋地说:“演员的生动表演让我更好地理解了3个成语故事。”
孩子们看到了儿童剧的精彩,却不知道为了让大家看到高水平的儿童剧,中国儿艺的演职人员付出了多少:由于演出日程紧张,为了让更多孩子看到演出,两个剧组每到一地,不顾舟车劳顿便开始了紧张的装台卸台工作;一天两场高强度的演出,演员们没有一丝懈怠;由于大部分是露天演出,赶上烈日当头或下雨,演职人员的工作照常进行;即使演员扭了腰疼得厉害,贴上膏药便继续演出……
“来到边疆地区,看到孩子们对儿童剧的喜爱,才知道这里多么需要文艺的滋养。在这里演出,我们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中国儿艺演员管理部主任、国家一级演员李博说。
为基层创作更多小而精的儿童剧
西部地区的孩子怎样才能看到更多儿童剧?近年来,中国儿艺不断扩大公益演出的覆盖面,“经典儿童剧走进西部”等公益项目用7年时间让西部12个省区的孩子看上了儿童剧。在大漠中奔波,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演出……艰苦环境不能阻止文艺惠民的脚步,中国儿艺还要走向更偏僻、更遥远的地方。
2017年3月,中国儿艺第一次走进海南三沙开展公益演出活动。“岛上面积不大,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看到20多个孩子流露出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深深渴望,让我们萌生了为边疆孩子公益演出的想法。”尹晓东说。
今年初,中国儿艺开展“边疆不再遥远”项目,计划用4年至5年时间走进边疆九省区,以优秀儿童剧润泽边疆,让边疆的孩子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欣赏国家级院团高质量的舞台艺术,让他们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有机会享受高质量文化生活。
“服务基层群众的同时,我们也要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小吉普·变变变》以3位演员、4位舞美人员、一车道具的小体量深入到祖国各地和基层,至今演出约700场,是中国儿艺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剧目之一。以后,我们要努力创作更多这样的作品。”尹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