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信的“大匠之作”

田世信的“大匠之作”

人物名片

田世信,1941年出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后分配至贵州清镇中学教书,1978年调入贵州省艺术学校,1989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田世信从事雕塑创作60余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教授,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顾问。

“为田世信先生举办回顾性的学术研究展,既是中央美院全体师生,也是雕塑界同道一致的心愿。他的艺术历程充满着长期求索与勤奋耕耘,也透溢出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与中国雕塑艺术之间的关联,他的雕塑人生与创作成果展现出一代艺术家坚定的艺术理想与信念,他在雕塑中所灌注的雄强意志与精深劳作的艺匠精神尤其使人感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

日前,“大匠之作——田世信艺术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展览梳理了田世信60余年的艺术创作,以“汉风唐韵”“民间塑造”“王者之尊”“当代视线”“尊文崇士”5个单元和一系列相关的素描、速写、油画、手稿文献资料等,呈现了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从中既可看到田世信对传统雕塑创作的坚持和对当代雕塑艺术的思考和创新,也可看到他对日常生活、历史人文、传统文化的关注。

远赴边陲开启艺术人生

田世信与雕塑的渊源可追溯至他的家学。田世信出生在京城一个殷实的大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家风熏染,特别是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田世信的曾祖父早年在北京从事玉雕行业,开过玉雕作坊。从附中到大学,田世信在北京艺术学院学习了8年。他兼修绘画与雕塑,西方雕塑大师如布尔代勒、麦约、亨利·摩尔质朴且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最为田世信所倾心,而师从卫天霖、李瑞年、吴冠中等艺术名家的经历,也为田世信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田世信的艺术之路极富传奇色彩。大学毕业后,他主动选择远赴贵州开启新的艺术人生。在这里,边陲的民族风情与独特的地域文化激发了田世信的艺术灵感,他对少数民族形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与刻画上充满着厚实淳朴的力量。《苗女》《花桥》《侗女》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少数民族人物,展现了田世信野性、直接的艺术风格,塑造了他作品的鲜明特色。“我比较热衷于表现少数民族题材,也一直在很诚实地捕捉质朴、强悍的少数民族形象。我觉得少数民族的文化很不简单,也很钦佩他们那种苦中作乐的精神。”田世信说。

“早在1980年代,田世信的作品一经展示,那种来自于大地、来源于生活的语言便唤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他将学院雕塑教育的传统与民间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使作品既蕴含着学院造型的美学修养,更透溢出触及心灵的鲜活生命力。”范迪安介绍,田世信在创作中一方面脚踏大地,一方面探向传统,他以独到的视角切入传统,自觉地深入体会中国雕塑博大精深的传统风貌,着重领略秦汉雕塑大气磅礴的意象,也吸收湘楚文化瑰丽空灵的神采,成功地将两种文化的滋养统一融合,他的作品也因此具有神秘的气息、雄强的力量与单纯的体格,展现出“质”与“文”高度和谐的个人艺术面貌。

多材质媒介的探索

田世信对材料有着特殊的兴趣,无论是陶、石、木、青铜还是大漆,都运用于他的作品中。田世信对于大漆的研究,始于在贵州时看到当地农民用大漆、牛皮制作的生活用品,对这种能呈现琥珀状半透明态的材料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参观了马王堆汉墓,在众多铜、木、铁等出土文物中,唯有大漆在经过几千年时间的洗刷后,仍能保持光亮的状态,由此田世信开始致力于推动大漆雕塑的发展。“也许是我对材料有特殊的兴趣,无论是陶土、石头、木料、青铜还是大漆……每当面对不同材料的特质和美感时,我会不由自主地琢磨出某些有意思的玩意,我喜欢在无形中思考有形的东西。”田世信说。

田世信的木雕作品留住了材质自然生长的纹理与质感,以大斧阔劈、拙而不滞的手法保持了雕凿之际的刀痕;在从泥塑到青铜的创作中,他注重手的触感与塑痕,丰富的肌理如同印象派的笔触一般,在雕塑表面流动起伏。他的作品如同一座座创世之初的生命大块,或跃动着蓬勃的生机,或充满了静穆的力量,展现出传神、生动而耐人寻味的韵味。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线描也对田世信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他一直试图用雕塑的形式将线描立体化,学习中国古人在造型上的思考与表现方式,如《汉女》的修长肃穆、《唐女》的丰腴富贵等,用不同的造型语言塑造出环肥燕瘦的形象,高度概括地表达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内在的精神气质。

此次展览还对田世信工作室进行了现场还原,展示了他真实的工作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和氛围。“在展览筹备期间,我们多次往来田世信先生工作室。展览前夕我们再次到访时,恰好赶上他正在创作一件大型木雕作品《谭嗣同》,一段110公分左右的泡桐木,在他斧劈刀削之下,已略显雏形,栩栩如生。‘未完成’也是艺术家创作进行时的一种状态,从中更能看出艺术家在创作中的肯定、犹豫、沮丧和兴奋。木雕是一门减法的雕塑艺术,生活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件‘未完成’的作品在展览现场的‘工作室’中,让观众近距离去切实感受体会雕塑家的创作心境。”策展人唐斌说。

钟情于历史人物

田世信的作品类型非常丰富,他尤其对历史英雄和文化名人持有精神上的向往。在以《王者至尊》为题的系列作品中,田世信不仅表现了历史英雄的威严恢宏,也展现了他的历史观念。他将雕塑语言与大漆塑形相结合,“既有还原,但不完全;既有自解,但不标新”,使人物形象生发出博大而深刻的气度,同时展现出自我超越性的精神境界。

其实早在1993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赵匡胤画像,田世信便开始留意其他传世历代帝王造像。他借用毛泽东《沁园春·雪》这首诗词,以雕塑的形式将中国画的线描立体化,塑造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五位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深远的“王者”的形象。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王者之尊这组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与古人对话”的主题,希望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引导,引导观众回到过去的时代。这组作品是田世信艺术创作生涯中的新开端,也是由现代主义向观念主义或当代主义转换的里程碑作品。“我的《王者之尊》推翻了以往我对雕塑的界定,我试着在与古人对话的情绪下,用中国人的形式做一个新的尝试,对我来说,这组作品使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开端。”田世信说。

除此之外,田世信对历史人物故事的深深着迷,也体现在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的历史名人雕像中。从《老子像》《司马迁》《屈原》等古代文人,到《谭嗣同》《秋瑾》《鲁迅》等近现代革命家,田世信用简约的东方造型法则,选取具有鲜明色彩的历史人物,表达他对这些人物的纪念和尊重,也传达了对他们精神和人生态度的认同。“纵观我所做的历史人物,是以这些历史人物的本质中最独特的形象或气质为骨架,然后再以我对艺术的理解及表现手法加以呈现。”田世信说。

“田世信先生的艺术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是可贵的,可贵在题材、材质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可贵在他在沉浸于劳作过程中的工匠精神,铸就了力与美、文与质的统一,正所谓:大匠之作,起于感性,持于琢磨,止于魂神,岿然如山。”范迪安说。据悉,展览结束后,田世信把大型组雕《花桥》捐赠给了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