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西安事变》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2016年10月27日晚的古城西安,秋雨婆娑,宁静幽远,国家京剧院现代京剧《西安事变》以皇皇阵容隆重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于陕西广电大剧院倾情呈现,在古城秋色中再现8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

这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排,汇集了孟冰、娄迺鸣、孙桂元等业界翘楚和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梨园名家的现代京剧,聚焦了整个西安城的目光。门票提前半月全部售罄,陕西省和西安市主要媒体云集报道,古城观众给予了该剧特殊的关注和偏爱。

此番国家京剧院由院领导张凯华、宋晨、于魁智、陈樱、刘玉普率队,携152人强大阵容抵临西安,以最精良的准备、最饱满的热情,接受中国艺术节这一最高规格艺术盛会的检验。

27日演出当晚,人潮如织,掌声绵延。波澜壮阔的历史,惊心动魄的事件,令观众身临其境;深沉激越的唱腔,诗意浩大的呈现,令观众心醉意酣。

一、京剧形式表现重大历史题材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央领导同志关心支持下,在中宣部、文化部直接领导下,国家京剧院重点推出了重大历史题材——现代京剧《西安事变》。该剧以崭新高度,再现了全民族面对外侮、凝结共识、汇聚信任的历史过程;再现了志士先贤牺牲自我、探索光明的历史选择;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和选择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为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呈现在京剧舞台,国家京剧院集结了强大的主创、主演阵容:著名编剧孟冰、著名导演娄迺鸣、资深京剧导演孙桂元主持创作,京剧名家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领衔出演,唱腔作曲谢振强,音乐作曲唐建平,舞美设计孙大庆,灯光设计刘建中,化装造型设计张玲亚、李建荣等业界精英云集团队,王越、胡滨、吕耀瑶、朱虹等新锐演员荟萃,此外剧组还邀请了党史、军史、京剧界的专家坐镇把关。

现代京剧《西安事变》以国粹京剧的形式,表现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一具有高度文化意义的创作活动,体现了出众的历史眼光和开拓精神,引领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新方向。

二、严谨态度打造精品力作

为使现代京剧《西安事变》成为政治过硬、历史过关、艺术过人的精品力作,国家京剧院从动议策划到文学创作再到舞台排演,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严肃的历史观念、严谨的艺术态度。

该剧于2014年10月动议策划,随即列入剧院创排计划并正式立项;确定编剧后深度沟通,联系中央文史档案馆,赴国家图书馆等地调取资料,并组织强有力的创作团队,多次召集专家研讨创作思路和结构;2015年初完成主创、主演阵容搭建,并开始剧本创作;后组织主创赴西安采风,考察西安事变相关旧址;同时邀请党史、军史专家对史实把关,以及近20位京剧专家建言献策,确保艺术质量;当年8月完成剧本第十稿,其间剧院10余次组织专家、主创研讨剧本修改。其后的二度创作中,突出京剧艺术本体规律,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向着“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新鲜、熟悉、好听、好学的精彩唱段,体现时代特点的舞台风格,能表现现代生活的京剧新程式”的目标坚实迈进。

2015年10月,2016年1月、3月、5月,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进行了四轮公演,并深入北京、内蒙古、河北等地高校和基层巡回演出。每场在京公演后,剧院都组织观剧专家座谈,详细记录和整理意见,组织主创、主演召开剧目修改研讨会,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剧本、导演、唱腔、音乐、舞美、服装、道具各部门不断打磨加工,向着成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的目标不懈前进。

三、出众水准收获各方好评

截至目前,该剧的精品面貌已基本成型。剧情紧凑集中、扣人心弦,轻盈快捷的笔触,详略得当的结构,有效地铺排了事件,充分发挥了京剧的特点和优长。

老生名家于魁智把握现代戏特质,注重心理过程刻画,将张学良英朗洒脱的气质、激愤决绝的心境深刻演绎;老生名家朱强扮演的周恩来,从语言形体到气质节奏,展现出风云变幻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伟人气象;大青衣李胜素扮演的宋美龄典雅雍容、风姿绰约,危急时刻冷静坚毅、情真意切,显现别样风姿;王越扮演的蒋介石、胡滨扮演的杨虎城也惟妙惟肖、各具风采。

舞台呈现秉承立体浩大、多姿多彩的格局:京剧乐队加交响乐队的配置,在赋予唱腔、音乐丰富层次的同时,滚动出深邃的历史韵律;舞台设计运用移动景片建构和切割空间,并萃取西安古城元素装饰点染,以简约的风格营造出莫测的意蕴。灯光设计以彩灯、霓虹灯、炫紫交替,追光、散光、重光并用,显现厚重有力的视觉效果。

每场演出时,掌声、喝彩声总伴随亮相、唱段此起彼伏,流畅的剧情、奇绝的呈现,使观众身临其境、反响热烈,谢幕时的掌声更是经久不息、声势澎湃。演出结束后,观众总是久久不散,对剧情和表演的讨论在剧场内外随处可闻。波澜壮阔的历史,惊心动魄的事件,意境深远的主题,诗意浩大的呈现,让该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老戏迷和新观众对其题材选择和艺术水准表达了高度认可。首演后,一位青年观众表示:“深受震撼,深受感染,现代京剧的形式集中和放大了历史事件的沧桑感和历史人物的悲壮感,那种大口呼吸英雄气的感觉非常过瘾!”一位中年观众表示:“能看出创作的艰辛,这部戏为京剧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开辟了道路,国家京剧院的探索难能可贵!”

该剧成功创排后,不仅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进行了四轮11场公演,获得了极高上座率,在首都掀起了一阵阵观剧热潮;更先后深入中华女子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通辽职业学院、通辽教育局(辽河剧院)以及北京延庆、河北霸州等地基层,为高校师生和基层群众倾情演出,获得了优良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