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东海,空气里已经渐渐褪去了潮热,烟波浩渺的大海张开臂膀,拥抱静静停泊在海边的船只。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石浦港的另一侧,码头上彩旗猎猎,渔民们敲锣打鼓、舞龙舞狮,2000多艘渔轮鸣响汽笛,起锚开船,共同奔赴东海——历经4个半月伏季休渔的象山渔民,迎来了一年一度开渔的日子。
“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浙江渔场是闻名全国的“海上粮仓”。其中,作为国家级中心渔港之一的象山石浦港,自明朝以来就是古宁波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当地居民以渔为生,自古以来便有开捕祭海的民俗,人们出海前敬拜妈祖,祈求波平浪静、鱼虾满仓。
“时代进步了,我们的海上生活也在改善。”象山渔民老陈参加了今年的开渔节祭海仪式。老陈一直以来以捕鱼为生,数十年来,他见证了渔民生活的变迁:“以前的渔船大多长35米、宽6米至6.3米,我在2011年新造的船宽6.6米、长40米,这在以前是大船,现在只是中等偏上水平。现在船内装上了空调,有了睡觉和做饭的独立空间。更重要的是,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象山渔民提出了休渔的概念,并开始实施渔业3个月伏季休渔制度。1998年,浙江象山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创办了中国(象山)开渔节。经过21年的培育,如今开渔节每年一届,渔民开洋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也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除祈求平安丰收之外,还增添了感恩海洋的主题,进一步关注渔文化的开掘与利用。
“开渔节已经成为象山的文化名片、海丝之路的民俗盛典和渔民的精神大餐。”象山县委书记叶剑鸣表示,举办开渔节旨在深入挖掘渔文化内涵,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以渔文化推动渔区振兴。
事实上,象山挖掘、传承与利用渔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2010年6月,象山县被原文化部批准设立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启对海洋渔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作为海洋渔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中国渔文化艺术村应运而生。据中国渔文化艺术村总经理、非遗项目“鱼的民间传说”宁波市级传承人丁建东介绍,该艺术村以渔文化为载体,面向学生开设鱼拓、渔灯制作、麦秸制画等实践课程,现在每年接待约1.5万名学生,已成为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当地渔文化研究、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
象山县的文化发掘历程只是我国海洋渔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在传统文化生态流变的过程中,依托于渔业生产的渔文化发掘利用成为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话题。今年开渔节期间,“渔村振兴与海丝文化建设研究”论坛在象山同期举行。30余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论坛议题,共叙海洋文化发展。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士闪认为,浙东沿海地区文化厚重,鱼拓、渔民画、船板画等渔文化资源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记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文化作为支撑。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展的非遗保护、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实际上就是对各地文化的尊重、挖掘和利用。”他说。
对渔文化的开掘,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毕旭玲建议,应在国际上推广开渔节节庆品牌,通过传递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将渔村建设融入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格局中,挖掘长三角地区共通的海洋文化,促成区域内部开展合作。
据了解,此次论坛是中国民协组织开展的“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王锦强表示,该工程通过在全国开展跨区域、跨省的考察调研活动,将点、线、面联结起来,旨在推动包括渔文化在内的各地民间文化的流动、融合、传播和输出,促进各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视野下和在世界文化格局中认识自己,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