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楚大地描绘壮丽的非遗画卷

在荆楚大地描绘壮丽的非遗画卷

9月22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湖北行在武汉启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记者跟随团队驱车近2000公里,深入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宜昌、仙桃等地,近距离感受荆楚大地上的古老文化魅力。

炎帝故里、楚国之境,湖北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0项(127个项目保护单位)、省级非遗项目347项(546个项目保护单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71人。建立各类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实验区、传习所等560余个;湖北省财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由2012年的6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600万元;非遗项目多次赴韩国、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进行对外交流参展;同时与各大高校合作出版了多项非遗系列丛书、专著等,使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此外,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联合在武汉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2个非遗研究中心。

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传承的经典案例

武汉市江欣苑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将非遗展示、社区传承、居民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9月22日,在江欣苑社区的广场上,国家级非遗项目高龙的传承人正举着重95斤的龙头表演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等一系列动作,让人叹为观止。

江欣苑社区居民过去是武汉市渔业村的村民,2007年因城中村改造,他们卷起泥腿子上了楼,“高龙”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空间和生存土壤。如何让有1400多年历史的绝活扎根城市社区呢?经过多方努力,社区最终依托现有的1万多平方米的场地,建起了“高龙博物馆”和“高龙培训部”,使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

2012年,江欣苑社区投入1亿多元建成“武汉高龙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邀请54家非遗项目入驻。高龙、汉绣、雕花剪纸、黄梅挑花、木雕船模……昔日武汉最大的“城中村”社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聚集地,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说:“这样的传承模式很好地实现了社区文化再造和非遗活态传承,有力地推动了非遗保护融入百姓生活。”

指尖上的非遗,带你梦回荆楚

汉绣以楚绣为基础,糅合出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主要流行于湖北一带,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84岁的汉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任本荣12岁起做学徒,学习汉绣的剪样、画活、配色、刺绣、成装等全套工艺流程。近年来,他主要从事汉绣资料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在武汉江欣苑社区,任本荣向记者展示了几张他正在整理的汉绣样本图,有的一张图中包含20余种针法。“我希望多活几年,带着徒弟把记忆里的汉绣样本都整理出来。”

谈及传承,任本荣坦言曾收过不少徒弟,但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在任本荣的工作室里,悬挂着许多不同样式的汉绣作品,都出自他及家人之手,他们一家三代都做这一行。

“黄梅有女皆挑花”。挑花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传统刺绣工艺,其中湖北黄梅挑花最具代表性。黄梅挑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介绍:“很多年轻人以为黄梅挑花和十字绣差不多,其实制作工艺完全不一样。在挑制过程中,一根线必须从头挑到尾,不能出现换线、接头或漏针等,这样才能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挑花纯粹是手工活,一幅图案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一副大型挑花作品从设计到成品往往需要两三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石九梅是家族第六代传人,她又把手艺传给了女儿和侄女。“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挑花。我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培养一批真正热爱黄梅挑花的年轻人,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发扬。”

古老戏曲入耳来,非遗美食在舌尖

国家级非遗项目随州花鼓戏在上世纪80年代一年演出300场以上,可现在至多演出100场。在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大家有幸聆听了何相安、辛红、陈小宝、刘迎春等几位传承人的演唱。作为剧团的台柱子,他们总在为后备人才的问题担忧。目前团里40多人,主要演员50多岁了,连编剧都70多岁了。为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从今年开始,当地政府每年拨款50万元,面向全市范围招收50名10余岁的学生,组成花鼓戏班,这批孩子学业有成可以直接进入剧院当演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梯队建设的问题。

一声响亮的锣声从孝感卧龙岛非遗文化园内传出,这里正在上演皮影戏《武松打虎》。只见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秦礼刚手里的皮影上下翻飞,嘴里模仿着风声、动物叫声。据了解,68岁的他在云梦县建有自己的“梦泽影戏馆”。每年除了大年三十休息外,其他日子都在表演皮影戏。他的皮影剧目可以连演5年不重复,最长的一出要演100多天。名气大了,许多人慕名前去拜师,其中还有3位外国弟子。

在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比兹卡民俗文化村,记者一行聆听了被誉为“长阳三宝之一”的长阳南曲,悠扬的丝弦伴随动听的嗓音,将土家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土家人结婚,要唱十姊妹歌,唱词长短成句,极富诗韵和乐感。亲人过世,土家人会在棺前跳起“撒叶儿荷”,通宵达旦。村长覃发池说,这里的传承人不仅担负日常的传承展示工作,还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教授土家族山歌,将土家族山歌带进校园和景点,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拓展经营模式,富了周边百姓

在随州曾楚文物复仿制研究所的漆器展示间里,记者看到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漆器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据传承人祝成超介绍,一件漆器的工序常常要达到五六十道,制作过程中先用泥土、石膏等制作坯胎,以传统手工艺麻布为原料,以生漆为黏剂,逐层裱褙,待留下漆布器形,再经上灰、打磨、髹漆、推光等工序,施以各种彩绘纹样,才能完成一件漆器艺术品。

现在,祝成超在研究所办起了培训班,培训合格的学员可以直接在研究所工作。祝成超说:“近年来国家对非遗项目加大了扶持力度,我们更应该尽力做好传承,回报社会。”目前,祝成超所在的研究所已开了网店,且注重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推广营销,产品远销至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区的国家。

走进襄阳程河镇柳编大户饶德义家中,细长的杞柳条正在工人们手中上下穿梭,制作成精美的家庭用具、高档饰品。为了紧跟市场,饶德义还定期到北上广考察行情,将热门的款式告诉村民,再根据各家编造水平进行分包到户,柳编年收入达20余万元。目前,该镇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和4家柳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形成61家个体经销大户、11个柳编专业村、1.4万余多个柳编专业户的产业格局。襄阳程河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创造着近5000万元的销售额,柳编远销至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

研培计划,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结合

在武汉纺织大学,一场展示汉绣元素的“非遗时尚秀”正在上演。穿在模特身上的精致作品都出自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学员之手。与此同时,在距离不远处的中南民族大学展览厅内,一场以剪纸和漆器为主题的展览正在火热进行。

近年来,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邀请湖北绿松石雕传承人袁嘉骐为玉雕导师。如今袁嘉骐已经推动武昌理工学院等3所高校开设玉雕专业本科班。武汉纺织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作为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于2016年、2017年承办了刺绣、漆器传承人群研习班。T台上传统韵味中不乏现代气息的服装,展馆中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都是学员们的优秀成果。

如今,与非遗相关的课程已成为高校的香饽饽。据武汉纺织大学汉绣工艺课老师王燕透露,学校的网上选课系统一推出汉绣公选课,几分钟之内名额就被抢光。“不仅是在大学,我还在一些中小学校推广汉绣兴趣班。”王燕认为,“非遗进课堂”是很好的推广方式,只要孩子喜欢非遗项目,家长就会去关注。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可以向全国辐射汉绣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