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天安门广场被鲜花和彩灯装扮一新,人民大会堂里一派繁忙景象。台上,风起云涌,瑰丽如画;后台,蓄势待发,朝气蓬勃——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进入紧张的冲刺排练阶段。
“能登上《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舞台,我真是幸福感爆棚!”一位身着蓝绸白纱连衣裙的舞者激动地告诉记者。她名叫李天爱,是山东艺术学院大三的学生,此次为《东方红》《走在大路上》等节目伴舞。穿过李天爱候场的大厅,一身红军装扮的王子禹正在为下午的联排做准备。在辽宁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他参与了《西江月·井冈山》等节目的演出。这是王子禹第一次登上这样重量级的舞台,他用“神圣”描述自己的感受。同王子禹一样,手拿长枪准备上场的来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的雷杨说起这次参演的感受时,排练的疲惫被瞬时赶走。雷杨说:“能够在大学学习期间登上这样的舞台,我觉得非常荣幸,也深知机会来之不易。”
排练无疑是辛苦的,何况高度紧张和满负荷的运转状态已经持续数月。“有时候排练到凌晨三四点,回到在河北廊坊的住处就已经是清晨了,中午又要接着排练……还是很辛苦的,但因为知道这次机会得之不易,大家的精神总是保持在激昂状态。”王子禹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因为那些太过疲倦蜷缩在角落沉沉入睡的身影,记者完全看不出这些在舞台上奋力演出的演员前一晚只睡了两三个小时。“目前唯一的重心就是演好节目。我们彼此鼓励,希望为观众奉上一台精彩绝伦的文艺晚会。”舞蹈演员高红梅说。
走进后台,无论是化妆间还是公共活动区,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热烈的创作氛围。这氛围虽不似台前那般光彩夺目,却更显艺术工作者的纯粹与真性情。
“后台就像一个大课堂。”在李天爱眼里,这次演出经历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能跟这么多的大导演、编舞、演员以及顶级编导团队合作,一次次彩排、不断交流与学习,我也在一点点地成长与进步。”在这个大课堂得到锻炼的还有王子禹:“我此前跳的舞都是偏现代风格。这次晚会不仅分量非常重,选取的历史题材和呈现风格也是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不常接触的。因此,这次演出对我而言不仅收获了特别的经历,也让自己得到了锻炼。”同样是舞蹈系学生的王媛媛除了用功练舞,还习惯于每天记录台前幕后的点滴精彩与收获。“在后台,有优秀的领舞可以请教,有编导老师耐心地为我们抠动作,更能看到艺术家们上台前如何调整状态……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学到很多。”王媛媛说。
后台的大课堂里还有一群特别的学生,他们每一次出现都能让疲惫的哥哥姐姐们的脸上泛起笑容。他们是来自北京蓝天小天使艺术团的20个4岁到10岁的小朋友。虽然在舞台上的亮相只有短短十几秒钟,但孩子们排练从不马虎。“能够登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舞台,孩子们特别高兴,家长也很支持。因为年纪小,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明白自己演的是什么角色。通过编导和一起合作的演员给孩子们讲解,大家慢慢理解了,而且演得越来越好。”带队老师王远微说。“我演一个八路军战士的孩子,是一名光荣的‘小八路’!”8岁的刘梓歆揪着记者的衣服蹦蹦跳跳地说。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虽然只是整台晚会的几千分之一,一晃而过的表演甚至不太会被人注意,但每一位群众演员都在竭尽全力在《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舞台上把包含自己艺术创作的演出奉献给观众。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们也是主创主演最心疼、最感恩、最尊敬的存在。指挥陈燮阳提及乐队成员连续排练两三个小时手指都无法伸直时的心疼,副总导演田沁鑫忆起解放军战士“一声令下,全力以赴”配合演出时的感恩,指挥李心草谈及演员们在后台虽然疲惫却相互鼓励和支撑时流露出的尊敬……我们看到了众志成城与相亲相爱。
史诗属于人民,人民谱写灿烂的史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别时刻,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群众演员,用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给观众呈现、也为自己谱写了一部中华儿女无悔奋斗的灿烂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