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文化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中共四川省文化厅党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壮丽的一章。得益于这样的自信,四川省近5年的文化工作,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奠定的“治蜀兴川”战略发展上,科学描绘着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文化蓝图。

笃定信念

以人民为中心出艺术精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风气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四川近些年来做了诸多探索,一批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作品脱颖而出。

舞剧《家》《红军花》,民族歌剧《彝红》,川剧《尘埃落定》,话剧《活在阳光下》《第二十九棵树》,曲艺《心如莲》《情怀》等,有的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有的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歌剧节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国家级大奖。

好的作品背后,动力是全面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这进一步激发了四川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5年来,四川积极推进院团职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支持文艺院团开拓文化旅游演艺市场,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四川紧紧围绕艺术精品创作生产这一中心环节,进一步夯实了艺术川军在全国的地位。

服务人民

让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5年来,四川的文化供给也在慢慢适应市场和老百姓的需求。成都博物馆开馆8个月迎来200万名观众;“敦煌·丝路大展”5个月吸引了近60万人参观;自今年8月1日起,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相继推出延时开放政策,闭馆时间最晚延长至晚上9点,市民下班后有了涵养素质的新去处……一个个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凝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公共文化的创新实践成果。

今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均衡协调发展”。四川从2012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公共文化专项经费,实现了5100多个场馆免费开放。在拥有全国数量最多、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同时,四川通过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兜住了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底线。

均等化方能彰显公平正义。在平衡公共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四川独创的“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农民工文化驿站”“留守儿童文化之家”等面向特殊基层人群的文化民生工程全面推进,一大批非国有博物馆、民办公助图书馆、农民文化大院等新型文化阵地在全省遍地开花,200多个文化志愿者协会和团队、5.3万余名文化志愿者投身公共文化。多元的服务主体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让四川人民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着眼小微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既是亟待四川努力破解的课题,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四川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到2016年,四川省文化及文化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323.78亿元,占全省GDP4.02%。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中国文化消费指数”,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七,文化消费指数位列全国第九,首次进入全国前十。

为促进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四川省不断完善政策,强化保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小微文化企业。与此同时,四川积极谋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音乐产业,建立全省音乐产业重点项目库,“音乐之家”等25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涉及资金400多亿元。“四川音乐季”品牌正在孵化壮大,插上数字化翅膀的四川音乐产业正欲展翅翱翔。

规范有序

繁荣市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近5年来,四川文化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四川全省文化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超过2.2万家,仅次于广东。其中,上网服务场所1.2万余家,全国排名第二;娱乐场所近7000家,全国排名第三;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350余家,全国排名第四;各类演出经营单位1000余家,全国排名第四;备案的艺术品经营单位近300余家。

2016年,四川省演出市场精彩纷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四川音乐季中第二届乐山市峨眉山佛光花海春季音乐节为例,现场观众达5.22万人次,线上线下媒体总覆盖人数3亿人次以上,实现票房、招商收入700万元,音乐节总体带动经济效益超2700万元,其间,乐山市、峨眉山旅游收入达11.11亿元。

留住血脉

让文化遗产传诸后世

四川拥有乐山大佛、三星堆等闻名世界的文物瑰宝,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根脉?5年来,四川文物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三星堆等9处大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全省建成7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内最大规模水下考古项目——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年度工作圆满完成,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出水文物3万余件,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四川对于文化遗产的法治保护越来越成熟。5年来,先后修订和出台《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编制完成《四川省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四川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四川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更是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以今年6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为例,9天共吸引1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34个省区市的580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56支国内外表演队伍共演出588场;1100个非遗项目参展。展会期间,非遗产品销售和意向订单总额达8100多万元,现场登记非遗版权作品2000余件,有3000多万人次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观看、收听了本届非遗节盛况。

扩大张力

对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如今,全球有灯会的地方,95%都与四川自贡有关。中国的文化在五彩缤纷的彩灯里,闪耀着海外的夜,海外人士在灯光魅力中感受中国艺术,在灯光造型中看懂中国故事。

5年来,四川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水平进一步提升,四川文化“走出去”的广度、深度、高度均取得新突破。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四川大力实施文物“走出去”战略,打造体现巴蜀文化、汉唐文化、藏羌彝文化等四川特色的外展精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巴蜀文化国际影响力。

5年来,四川大力推动文化贸易合作,组织省内优秀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文化展会,支持四川文化企业与境外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赴境外投资文化产业等。今年,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都、泸州片区建设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启更多的发展机遇。

巴蜀文化特色明显,个性突出,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成为其最大的特色。今年初,四川启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深度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意在古为今用,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今,历史的厚度、新型文化的广度、外来文化的融合,无不在改变和推动着一个新的四川破茧而出,为治蜀兴川助一臂之力,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共同期许,2020年四川文化同步小康,迈入文化强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