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20日,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东明粮画培训班,到场学习的60位学员都是当地残疾人。授课老师韩国瑞告诉记者,培训班结束后,技术过关的16位学员优先跟山东粮画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让他们多了一条增收的渠道。
2013年,在广东当老师的韩国瑞回乡创业,创办了山东粮画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东明粮画的技艺研发与制作。6年来,这个寄托民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形式,让韩国瑞痴迷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近几年,随着非遗热度的升温,关注东明粮画的人越来越多,国内外订单让韩国瑞应接不暇。2017年,韩国瑞想,应该把技艺免费教给大家,让乡亲们多挣点钱。
韩国瑞的想法很快付诸实践。在今年的东明粮画培训班开班前,他的粮画公司已与当地30多位贫困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村民在家做粮画每天可获得50多元的收入。
2013年,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的吴照京返乡创业。瞅准了家乡的沂蒙小棉袄制作技艺,吴照京把这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与乡村的闲散劳动力相结合,成立了专门从事沂蒙小棉袄加工销售的公司,并把吴家楼子村会做小棉袄的老人们召集在一起,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
吴照京说,全村现有60多位老人在他的公司制作小棉袄,全部为手工缝制,每年的小棉袄产量达上万套,2018年的销售额超760万元。
返乡创业青年对非遗传承的带动作用,引起了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关注。为支持韩国瑞的东明粮画产业发展,东明县相关部门帮助他建起了扶贫车间,并根据村民需要免费组织公益培训。同时积极推荐韩国瑞参加省内外、国内外交流展示,有效扩大了东明粮画的品牌知名度。
在沂水县,当地相关部门常年为吴照京的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服务,鼓励他延伸产业链,向“乡村旅游+研学”的方向迈进,目前吴家楼子村的“沂蒙小棉袄文化体验基地”已投入使用。
乡村带头人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对家乡的真挚感情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以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为载体,给乡亲们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但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完全把传统手艺拾起来。山东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将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与助力民众脱贫致富相结合,通过发挥乡村带头人的作用、开展传统手艺培训、增强政策引导扶持等手段,帮助数十万民众卸下了就业包袱。
2017年以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实现“非遗+扶贫”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努力方向,通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基层设立非遗工作站、强化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免费培训力度等办法,让来自田间地头的传统手艺,以“致富好帮手”的角色回归乡村。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结合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组织了由设计师、专家、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等参加的团队,帮助贫困地区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设计和提升。同时采取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的生产销售。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鼓励和引导现代设计企业、文化创意机构走进贫困地区,与当地非遗企业、家庭作坊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合作关系,提高其审美意识、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廷琦表示,将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形成更好满足社会需求、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实现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山东将持续发挥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