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荒漠边缘平直的公路前进,水源丰富的地方多是村庄。记者近日来到距离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城6公里处被誉为“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加依村,探访村中的传统技艺。
“十步之内,必有工匠”
一进加依村,一排排以黄土和麦草手工涂抹的民居墙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有趣的是,加依村的墙面涂抹并不讲究平整,布满均匀分布的泥包,再配上民族风格的门廊装饰,平添了几分质朴又迷人的风情。村民介绍,这一建筑特色取自古龟兹国,新和县是汉唐龟兹古国的核心区域,独特的龟兹元素让跨越古今的风情在村里1.5公里的主街上绵延。
提到古龟兹国,自然会联想到龟兹乐舞。“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乐舞是龟兹文化中生命力极强的组成部分。令人欣喜的是,龟兹乐舞并没有变成文化“化石”,而是幸运地走进现代、活跃于民间,成为赛乃姆、十二木卡姆中基本的音乐元素。
在加依村村民家里,色彩斑斓的乐器或摆放在精美的地毯上,或悬挂于院内凉棚的木梁上。在凉棚或室内,常有工匠在敲敲打打,大约几天时间,都塔尔、弹布尔、热瓦普、达普等精美的民族乐器便被打造出来。正是凭借村民们的乐器制作手艺,2017年10月,加依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十步之内,必有工匠”。在加依村,约30%的村民以民族乐器制作为生。这座1000余人的小村中“卧虎藏龙”,包括1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手工技艺代代相传
当记者走进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肉孜·巴吾东家时,他正和徒弟们一起制作都塔尔和弹布尔。
据了解,加依村独特的桑树品种木质坚实致密、纹理漂亮,非常适合制作乐器。将整块桑木刨成木板,浸泡一夜后用火烤弯,拼成琴箱,再装上木头雕刻的琴杆、琴头,盖上面板,最后进行打磨、装饰、装弦,一件都塔尔就完成了。除了采用简单的切割刨花电机外,民族乐器制作基本按照传统工艺制成。看似简单的步骤,肉孜·巴吾东却精益求精,他制作一批民族乐器需要几天,桑木提前阴干更需要一个月时间。
48岁的肉孜·巴吾东是家里的第三代乐器制作师。他从小就看父亲制作乐器,对这门手艺非常痴迷,10岁起正式学徒,一做就是30多年。现在,从他门下出师的弟子已有50余人,分布在新疆很多地区。肉孜·巴吾东告诉记者,他平均每月能售出30余把乐器,价格从200元到上千元不等,一年纯收入五六万元。“除了有顾客到村里购买乐器外,我们在乌鲁木齐、阿克苏、库尔勒等地还有店面,也有网店,但网上销量不大,毕竟乐器还是要亲自上手试。”他说,民族乐器在乐团的需求量不大,所幸维吾尔族群众几乎人人会弹,所以个人订单源源不断。
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就在几年前,制作乐器还远远不能让肉孜·巴吾东养家糊口。“制作乐器的年收入不到5000元,因此平时只能以种地为主业,闲暇时才做做乐器。”肉孜·巴吾东表示,由于加依县地少人多,务农无法让村民脱贫致富,大伙儿年收入十分有限。
转机来自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振兴旅游产业,当地政府挖掘加依村的乡村风貌和文化内涵,打造了集乐器制作、乐舞展示、民俗体验、摄影影视于一体,民族文化元素、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的“天籁加依”景区。2015年,加依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现在,加依村旧貌换新颜:大部分村民变为乐器工匠以及旅游接待中心的导游、管理员、司机,有的村民还自己开起餐饮店、小卖部……
2017年9月,加依双创园开工建设,今年1月投入使用。这座双创园在扩大民族手工乐器制作规模的同时,引进民族刺绣合作社,初步形成了服装加工、民族手工乐器制作、民族刺绣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现今,该双创园为3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其中100人属贫困人口。“近年来,依托文化旅游,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预计今年内加依村将实现脱贫。”新和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面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肉孜·巴吾东也在积极思索。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组缩小版的乐器模型,模型包含5种民族乐器,虽然不能演奏,但精致美观。“今后我将增加乐器礼品的制作数量,因为很多不会弹奏都塔尔、弹布尔的游客,会购买这些小型乐器模型,作为旅游纪念品赠送亲友。”肉孜·巴吾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