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龙关重光塔 残垣断壁见证千年历史文化

图为河北赤城龙关重光塔河北赤城县龙关镇内,一座八角五层、重檐楼阁式砖塔蔚然屹立在镇中。24日,天朗气清,记者探访了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重光塔。

走进赤城县龙关镇,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挺拔的重光塔,在阳光的笼罩下更显清秀,由于龙关镇的四周房屋建筑属低矮型,更加凸显了重光塔的身姿,周围不时有老人和小孩玩耍。

据《龙门县志》(龙关镇旧制为龙门县城所在地,后划归赤城县)记载,“重光塔原始建为唐代华严寺,元代颓于兵戈。唯有遗塔半截。”

据赤城县民间考古专家孙登海介绍,正统年间(1446年)历任昌平侯、宣府总兵、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的明朝将领杨洪感叹“如来所栖之所,何至颓废于此?待我事毕,必修之。”,肃清边患后,杨洪自己出资在原华严寺遗址上建起一座以塔为中心的宏大寺院,并奏请朝廷赐名。明英宗敕赐寺名“普济”,塔名“重光”,以记收复塞外失地,山河重光。

龙关重光塔为八角五层、重檐楼阁式砖塔,通高33.67米,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塔基边长5.5米,塔座用六层石条砌成,高2.1米。

重光塔置有台阶直通塔门,整个塔身逐层高度递减,收放分明,塔体楼梯间仅容一人通过,整体造型下重上轻,进入塔中,就会看到砖砌八棱通天柱,柱面绘有壁画,但是已经被岁月销蚀,壁画的样式已经基本看不清楚,但是岁月积淀下来的痕迹在残垣的墙体上被明显的印证着。

据赤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满龙介绍,龙关城地处边塞要冲,杨洪在修建重光塔时,不但考虑到它的佛事活动,而且还赋予了它军事瞭望功能,使之成为一塔多用的建筑,体现了一个军事家的深谋远虑。

孙登海说,如今后人看到的这满眼伤痕累累的重光塔,不由得不想那原有的普济寺,虽几经明弘治、万历年间多次修缮,但因多年战乱,已无踪迹,只有古籍中的只言片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