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主任刘斌24日在“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透露,距今约5300-43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已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中国的良渚古城和石峁遗址刚刚获评入选世界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刘斌应邀在论坛上发表“良渚文化——良渚古城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主题学术演讲说,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位于浙江杭州北部的良渚镇与瓶窑镇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在约40平方公里范围里,分布着130多处遗址。1961年这一区域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又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良渚文化有着相当发达农业和手工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手工业主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漆木器等。渔猎也是食物来源的一部分,猪和狗为主要的家畜,并常常用于祭祀。在信仰方面,良渚文化有着共同的崇拜神徽。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鼎、豆、双鼻壶、圈足罐、尊、簋、袋足鬶、大口缸等为主要组合;石器主要有石锛、穿孔石钺、石箭头、三角形石犁、斜把石刀、耘田器等,大型石犁的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已经有发达的犁耕农业;玉器主要用来祭神和作为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其中玉琮是祭神中的主要法器,玉钺则主要是象征权力的权杖。
良渚遗址主要由反山遗址、瑶山遗址、汇观山遗址构成,这三处已出土最高等级的良渚墓葬和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同时,良渚墓也葬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分化:普通人的墓以陶器为主,有的还将爱犬殉葬;中等级墓葬除随葬陶器、石器外,还有少量玉礼器;贵族墓以随葬玉器为主。
2006-2007年发现确认的良渚古城以莫角山为中心,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9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这是首次发现良渚文化的城址,也是长江下游第一次发现史前时期城址,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同时代最大的城址,其用石头铺垫地基和用黄土堆筑城墙的方法,则是一种新的古城类型。
刘斌表示,良渚古城的发现为认识良渚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中华文明形成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也标志着良渚遗址考古工作实现由遗址点——遗址群——都邑考古的转化。良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融入到一个大的中华文化之中,“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