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废墟印象

罗马废墟印象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位于意大利中部西侧,台伯河横贯全市,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而古城面积又有20平方公里左右。罗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公元前1500年,居住在亚平宁半岛上的拉丁民族部落,就在距台伯河入海口20多公里的山丘上建起了村庄。后来这些村庄逐渐扩大,发展为古罗马城。由于古罗马城建在7个山丘上,因此又被称为“七丘之城”。

罗马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土耳其南部的特洛伊战争持续了10年之后,以特洛伊城被希腊攻破而告终。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并在那里建了一座新城。当王位传到努米托雷时,被其弟篡夺,努米托雷的女儿也被迫成为侍女,不得嫁人,以免她的后代复仇。但她与战神马尔斯结合,生下孪生子罗慕洛和雷莫。国王得知后,下令将侄女害死,又将两个孩子装进筐内,抛入台伯河。但筐被河水冲到岸上,饥饿的婴儿幸遇一只母狼喂哺才得以生存。后来猎人将兄弟俩抱回家抚养成人。两个孩子长大后像父亲一样强壮,他们为母亲报了仇。罗慕洛在母狼哺育他的地方建立了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罗马。罗马城徽的图案就是母狼哺婴的形象。罗慕洛成为罗马的第一任国王。

意大利在1870年实现统一,成立意大利王国,罗马在1871年成为意大利王国的首都。1929年,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和罗马教廷订立拉特兰条约,罗马教廷承认罗马作为意大利国家首都的地位,意大利政府则承认罗马教廷对梵蒂冈范围内的主权。

罗马废墟是罗马古城的中心,是世界现存最大面积的古罗马废墟,也是古罗马文明的诞生地。这里曾有过无数的建筑物,现在却只剩下颓垣败瓦、一片荒凉。废墟中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筑,但每一个遗迹都有一个历史的故事,都记载着一段历史的辉煌。在废墟中,有斗兽场、皇宫、教堂、剧场、浴室、广场、神庙、凯旋门、道路等遗迹。

一、斗兽场。罗马斗兽场,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又译为罗马角斗场。公元72年,罗马皇帝韦斯帕芗(公元69年至79年在位)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下令修建罗马斗兽场,建造耗时8年,竣工之时举行了长达100天的庆祝。现仅存遗迹。

斗兽场是建在罗马皇帝尼禄(公元54年至68年在位)的“金宫”原址之上的。尼禄当政期间,影响最大的一个事件是罗马大火案。尼禄当上皇帝后大兴土木,他要扩建自己的宫殿,但当时皇宫周围住满了罗马平民,几乎无地可建设宫殿,尼禄便指使人在公元64年7月的一天夜深人静之时去纵火,将民房烧毁,结果大火不仅烧毁了大量的民房,也将帝国政府官衙以及许多公共建筑烧毁。当时,全城几乎都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烧了六天七夜,罗马14个行政区中3个全部烧成灰烬,7个一多半被烧毁,仅4个未波及。大火之后,人们将矛头指向皇帝尼禄,纷纷说他是纵火犯。尼禄皇帝为转移视线,便宣称这场大火是基督徒所为。这时,基督教还未合法。他下令逮捕基督徒,施以酷刑,将他们钉在十字架上,披兽皮让猛兽咬死等等,十分残忍。使徒圣保罗和圣彼得也是在他手中遇害的。因此,天主教的记载中多将尼禄视为反基督教的暴君。尼禄是第一个大规模公开迫害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尼禄皇帝在现在斗兽场的原址上,曾建造过一个黄金宫殿,在公元64年那场大火中被烧毁。之后,韦斯帕芗皇帝下令在这里修建了斗兽场。

斗兽场从外观上看呈现正圆形,俯瞰时呈椭圆形。其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188米,短轴长约156米,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一共有4层,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外立面全部由大理石包裹(现已全部没有了),可容纳近9万人。中央是表演区,长86米、宽56米的椭圆形。表演区周围是看台,约有60排。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国王、元老、官员、祭司等)区,第二层为贵族使用,第三层供富人使用,第四层由普通公民使用,越穷的人坐得越高,最后一层全部是站席。观众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进入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座位,被称为吐口。据说,9万人在10分钟内就可疏散完毕。这种设计,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体育场。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用来遮阳。

斗兽场表演区地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有关押野兽的区域,有关押奴隶的区域,表演时将人、兽吊到地面上进行角斗。斗兽场地下还通过输水管道与河水相通,可引入河水,进行水上表演。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庞大的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城1000年。

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罗马斗兽场是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决斗的场所。这里是最血腥的地方。在角斗场上,奴隶与奴隶斗、奴隶与野兽斗、野兽与野兽斗,而每流一滴鲜血,都会引来奴隶主、贵族们海啸般的欢呼。就在公元248年庆祝罗马建城1000年的庆典上,数以千计的奴隶和猛兽被相继投进斗兽场,无一生还。这种角斗直到公元404年才被完全禁止。

斗兽场在公元217年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角斗表演。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给斗兽场造成严重破坏,在中世纪时该建筑物没有受到任何保护,损坏进一步加剧。16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竟然拆除斗兽场的大理石等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在19世纪初,斗兽场曾被用作火药厂的仓库,直到1804年政府才下令对斗兽场进行全面保护。

二、凯旋门。凯旋门是罗马皇帝为纪念各种重大事件而创造出的纪念性建筑物。罗马帝国时期,几乎每一次重大战役的胜利都要建立凯旋门。这种做法,后来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沿用。凯旋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或广场上。凯旋门用石块砌筑,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拱肩及上楣部分装饰浮雕。在罗马废墟中,有3座凯旋门。

一是君士坦丁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紧靠斗兽场的西边,这是保存最好的古罗马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在3座凯旋门中,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建造时间最晚的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乌斯,并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君士坦丁于公元306年在英国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不列颠的统治者。公元311年,罗马皇帝去世,包括君士坦丁在内有4个人争夺帝位,君士坦丁最主要的对手是马克森提乌斯。公元312年10月28日,君士坦丁率军在靠近罗马的台伯河旁与马克森提乌斯决战,马克森提乌斯败逃,落水而死。这个凯旋门就是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而建的。凯旋门高21米、长25.7米、宽7.4米,由于建造比较仓促,它的很多装饰部分都是从当时其他建筑物上拆卸下来的。比如,凯旋门顶端的8块长方形浮雕,是从奥理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下来的。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期间,一个影响深远的举措,就是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从君士坦丁凯旋门起,就是古罗马大道。过去凡是进入罗马帝国核心区都要经过这条大道。每一次凯旋、每一次新皇帝的就任、每一次重大庆祝活动的举行,都要经过这条大道。有一句俗语:条条大道通罗马。最后到达罗马的,都要从这条大道走向权力的核心。

二是提图斯凯旋门。罗马大道的终点处,也是核心区的起点处,便是提图斯凯旋门。提图斯凯旋门建于公元81年,是提图斯皇帝去世后,他的弟弟、也是他的继任皇帝图密善建立的,该凯旋门主要是纪念提图斯皇帝镇压犹太人的胜利。提图斯皇帝(公元79年至81年在位)在继任皇位前,曾于公元70年率军攻入圣城耶路撒冷,平息了犹太人的起义。在他就任皇帝的那一年,即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这是世界最著名的活火山之一,这次火山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城。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着,现成为意大利著名旅游胜地。

提图斯凯旋门高14.4米、长13.3米、宽6米,上面装饰着精美的浮雕作品。其中以拱门内壁两侧墙上的浮雕最为精致,内容是颂扬提图斯和他的军队镇压犹太人凯旋。浮雕上,提图斯皇帝亲自驾着四马战车浩浩荡荡从耶路撒冷返回,胜利女神为他戴上胜利的花冠,他的军队则正抬着从耶路撒冷掠夺来的战利品,兴高采烈地走在象征胜利的凯旋门前。门楣上镌刻的文字大意是:元老院和罗马民众敬献给尊贵的提图斯。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仿造此门而建的。

三是塞维鲁凯旋门。塞维鲁凯旋门位于罗马废墟的西北端,建于公元203年。该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塞维鲁皇帝(公元193年至211年在位)和他的两个儿子,于公元194年至195年和197年至199年两次战胜帕提亚帝国而修建的。帕提亚帝国又称安息帝国,是亚洲西部在今天伊朗地区的一个帝国,公元前247年建国。全盛时期的帕提亚帝国疆域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罗马帝国长期以来与帕提亚帝国持续发生战争,互有胜负。塞维鲁皇帝继位后,两次发动对帕提亚帝国的战争,并于197年攻占了帕提亚帝国重镇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塞维鲁获得了“最伟大的帕提亚征服者”称号。这次战争加速了帕提亚帝国的灭亡,使其于公元226年被萨珊波斯帝国取代。塞维鲁凯旋门就是为纪念这两次战争的胜利而建的。

塞维鲁凯旋门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高23米、长25米,有3个拱门,中间的拱门高12米,两边的拱门高7.8米。

三、神庙。在古罗马废墟中,有狄奥斯库洛伊神庙、萨图尔诺农神庙、维纳斯女神庙、罗慕洛神庙、恺撒神庙、和平神庙。

狄奥斯库洛伊神庙祭奉的是罗马和希腊神话中的狄奥斯库洛伊兄弟,也是十二星座的双子座。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温柔贤惠的斯巴达王后有一对非常可爱的儿子,虽然不是孪生,却长得一模一样,而且两兄弟感情特别深厚。有一天,斯巴达遭遇一头巨大的野猪攻击,哥哥杀死了野猪,但是也受了伤。得胜归来举国欢庆的时候,斯巴达王后告诉哥哥,他的父亲不是国王而是天神宙斯,作为宙斯的儿子,他也是神,拥有永恒的生命。这时,勇士们为争功而起了内乱,有人拿长矛刺向哥哥,弟弟为了保护哥哥,挡在哥哥的身前,结果弟弟被杀死。哥哥痛不欲生,回到天上请求宙斯让弟弟起死回生,宙斯说,唯一的办法是把你的生命分一半给他,这样,他会活过来,而你也将成为一个凡人。哥哥立即答应了。宙斯非常感动,以兄弟俩的名义创造了一个星座,命名为双子座。双子座,一年只在天空中出现两次,被用来划分天堂和地狱的时间。此神庙就是祭祀狄奥斯库洛伊兄弟的。

萨图尔诺农神庙,位于废墟的西端,是为纪念农神萨图尔诺修建的,初建于公元前501年至前498年,现在只剩下一排柱子。萨图尔诺农神庙在当时曾被人们视为最重要的殿堂,每年12月祭祀农神的日子里,破例允许奴隶们和主人一起开怀畅饮。据说这是圣诞节传统的由来。该神庙除祭拜农神外,还一度作为罗马帝国的国库存放国家的宝藏,恺撒时期,曾贮有13吨黄金、114吨白银和3000枚银币。

维纳斯女神庙,建于公元前54年。最初这里是一个剧场,后被恺撒指定为维纳斯女神庙,现只剩下几根柱子和一些断壁残垣。维纳斯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女神,是爱与美的化身,同时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神庙内同时供奉着战神马尔斯,所以,也称马尔斯神庙。

罗慕洛神庙,罗慕洛就是罗马城的缔造者,罗马人建立神庙来祭奠他。罗马废墟处在帕拉蒂尼山脚下,而帕拉蒂尼山就是罗慕洛兄弟俩被母狼发现并哺乳之地,所以,兄弟俩选择在此地兴建了罗马城。帕拉蒂尼山是罗马的发源地,现在帕拉蒂尼山上是罗马历代皇帝皇宫的遗址。

恺撒神庙,建于公元前42年,在罗马元老院追封恺撒为神之后,罗马皇帝屋大维为他的养父恺撒修建了这座神庙。神庙坐落在罗马废墟主广场的东侧。恺撒(公元前102年—前44年),史称恺撒大帝,他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大大削弱了元老院的权力,引起元老院议员的不满,于公元前44年将其刺杀。恺撒死后,就是在这座神庙处举行的火葬。

和平神庙,为罗马皇帝韦斯帕芗(公元69年至79年在位)所建。韦斯帕芗是上面提到的提图斯皇帝的父亲,他派自己的儿子提图斯于公元70年攻入耶路撒冷,平定了犹太人的起义。在现在的罗马废墟的地方,建立了和平广场,也叫韦斯帕芗广场。和平广场上立有和平神庙,两边是图书馆和画廊,保存着对犹太人战争的战利品和精美的希腊绘画与雕刻作品,特别保存着从耶路撒冷掠夺来的圣物。

四、元老院。在罗马废墟中,元老院的建筑是相对完整的,虽经后来多次修建,但地面仍是当时的地面。元老院的地面是大理石的,大理石来自罗马帝国统治的各个地区,历经2000多年仍然如初建时那样华丽、富贵、恢宏。

罗马元老院是一个议事团体,并曾承担过立法职能,它在罗马帝国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元老院随着罗马城邦的建立就有了。元老院开始有很大权力,比如决定军事统帅、行政长官,比如决定是否进行战争,比如国家法律必须由元老院通过才能实行,比如重大事情行政长官必须征求元老院意见,比如行政长官判处贵族死刑必须征求元老院意见,比如元老院决定国家财政的使用,等等。到了公元前一世纪也就是恺撒执政时期,元老院的权力被削弱;同时过去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所有在罗马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官员最终的归宿都是元老院,到恺撒时期自由民也可以进入元老院。这些都引起元老院的不满,才导致恺撒被刺杀。

罗马元老院在公元前5世纪通过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对西方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立法的基础。当时,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元老院为代表的贵族,他们不仅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而且奴役广大身份自由的平民。由于平民拥有一定的财富,同时担负兵役,掌握一些武装,因此形成了一股足以和贵族相抗衡的力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日趋激烈。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终于在公元前454年,元老院被迫同意制定一部法律,组成了由贵族和平民各5人组成的10人法典编纂委员会,于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10表,第二年又制定了2表。因各表系由青铜铸成,故习惯上称《十二铜表法》。该法十分庞杂,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主要体现在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的条款上;二是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规定了量刑定罪的法律条文;三是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如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马克思认为: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罗马法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最完善的法”。

罗马废墟的中心是罗马广场,位居3个山丘之间的谷地,是罗马帝国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该广场长约134米、宽约63米,上述著名建筑都是围绕着罗马广场展开的。

在罗马废墟中,还有很多很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建筑,而且往往是不同时代的建筑叠加在一起,这里所描述的只是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