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李莎:余生依然心系中国

汉学家李莎:余生依然心系中国

恰到好处的妆容,精致的首饰,得体的着装……70多岁的李莎在中国过得色彩缤纷,成为“外国人在中国”的一个传奇。

李莎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法语区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20多年来,她踏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在她撰写的70多部著作中,有一半以上是以中国文化和生活为题材的。

李莎并不喜欢以作家自居,但很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自己撰写的关于中国的作品。她的《怎样在中国快乐生活》《快乐的宁夏人》等作品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汉学家的喜欢,李莎这种站在外国人角度描写中国人生存状态的文章,让很多外国朋友了解了中国。2001年,中国为了表彰李莎所著作品的贡献,向她颁发了国家友谊奖,2005年李莎又成为首批获得北京市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专家。李莎说,现在即使没有工作合同,她也可以住在中国,在中国得到了尊重和认可。

李莎用各种语言出书、发表文章,将中国文化传播给世界,并借此来解答外国人对中国的一些疑惑。

其实这些疑惑,当初刚来到中国时,李莎也遇到过。1985年,在蒙特利尔当法语老师的李莎决定到中国去看看,在那个中国刚刚打开国门的时代,中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接触并碰撞,人们对中西方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差异津津乐道:西方人不以谦虚为美德;西方人吃饭不抢着付账;西方人直截了当、就事论事,也不理解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李莎刚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时,住在大学校园里,在生活与工作中曾多次遇到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小烦恼。比如她发现学校食堂里的椅子比自己住所的椅子更舒服,先是直接表示要把椅子换走,在被拒绝后,她改变表达方式,对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是否可以把自己住处的椅子换成食堂的椅子?如果可以,需要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很快,事情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最初的“文化震撼”让李莎对中国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汉语的热情持续高涨,了解中国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刚来中国时的李莎只会说“你好”“谢谢”“多少钱”这样简单的日常用语。有一次去买大米,她对粮店的店员说“我要买米饭”,并且拿出了饭票给粮店店员看,店员却把她请出了门外,指着对面的饭店对她说,应该过马路去饭店买米饭。还有一次,李莎去买红糖,被店员误认为要买咖啡。类似这样因语言交流和文化差异闹出的笑话,李莎在刚来中国时经常发生。

为了学好中文,李莎在各种场合练习中国话,她说不怕讲错话被人笑,“别人笑,我会跟着一起笑”。日常生活中,她也坚持用中文与人交流,在她看来,无法用中文沟通,不仅限制自己对中国的认知,也很难在情感上加深对中国的感受。为此,她还经常到中国各地去旅游,品尝当地的食物,以便能够积累更多的中文词汇和中国文化知识。

因为不了解,可能会让彼此产生兴趣,随之而来也可能产生误解。因此,如何消除主观认知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中西方过去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而这也是李莎在她的著作中努力向人们阐述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名加拿大人,李莎为了能够长期留在中国,颇费了一番周折。李莎曾多次尝试将自己的求职简历发送给中国的用人单位,以争取一个在中国的工作机会,一次次失败以后,李莎有些心灰意冷,直到1991年收到了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任教邀请函。然而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的两年时间对于热爱中国的李莎来讲,还是过得太快了,两年后,李莎如果要继续留在中国,就必须选择在加拿大提前退休。“我要留在中国。”李莎做出了人生中的重大决定。

从最初来中国工作到2007年,李莎先后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法语和意大利语,在央视海外中心任法文专家,在北京周报社从事翻译、写作和编辑工作,同时还在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与非洲》杂志社等单位做兼职工作。

在与中国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中,李莎已经扎根于中国。李莎在中国献血108次,自发组织身边的人为青海贫困地区捐献食品、药品、衣物,资助了5名藏族女孩上学。对于这些,她并不想多谈,只有一句暖心的话:“我以后还将继续这样做。”她说,余生注定与中国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