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川剧文生表演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展演活动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大剧场举行。据悉,这是川剧历史上首次以小生中的文生行当面向全国举办的一次专业培训,共有京剧、晋剧、粤剧、黄梅戏、越剧、湘剧、二人台等10余个剧种的30名学员参加培训。接下来,学员们将把川剧文生表演技法带到全国各地,融入到不同的剧种之中,共同将中国戏曲小生行当发扬光大。
为抢救、保护、推广、普及川剧文生表演技法,为戏曲小生行当培养一批精英人才,“川剧文生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于6月11日正式开班,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负责实施,项目组导师团队包括蓝光临、晓艇、陈国礼、魏益新、陈智林、肖得美等老中青三代文生表演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学员在40天的时间里接受了川剧理论、程式功法、名家传戏等培训,此次成果展演也是集中学习后的汇报展示。
7月20日下午,一支灵动飘逸的褶子舞拉开了展演序幕。为展现川剧文生的艺术特点,本次展演分为程式功法展示和名家传戏展示两个篇章。其中,程式功法展示内容主要包括褶子、指法、折扇3项;名家传戏部分主要展示了《托国入吴》《放裴》《石怀玉惊梦》《逼侄赴科》4个川剧文生经典折子戏,这些剧目不仅对演员身段、唱腔要求极高,也十分考验演员的基本功法和技巧。
“30名学员都是全国知名剧种的小生演员,所以项目的课程设置也十分有针对性。”据项目负责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肖得美介绍,近年来,川剧文生人才断层现象严重,50岁以下的小生演员难寻顶梁。对此,项目除了十分重视文生的程式功法训练以外,还通过4个川剧文生经典折子戏传达文生表演的艺术精髓,以达到抢救、保护、推广和普及川剧文生艺术特色的目的。
“川剧文生在全国其他剧种小生行当中算是标杆,我本次是慕名而来。”来自湖南省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的湘剧小生演员庄成十分珍惜本次学习机会,他表示,40天的集中培训,学员们以拆分“零部件”的形式学习到了川剧文生程式功法,最后组装运用到《逼侄赴科》《放裴》等文生名戏中,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印象深刻,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莫大帮助。
20岁的顾佳慧是一名越剧演员,本次展演,她运用刚学会的四川高腔完成了展演剧目。相较于越剧的柔美风格,顾佳慧认为,川剧的表演风格更加热烈,而自己则将越剧女小生中的潇洒身法嵌入川剧,展现出独特的小生艺术风格。
“我本身是一名教唱黄梅戏的大学老师,本次培训教授的很多技法我都是第一次见到。”川剧文生有许多其他剧种没有的功法,这让来自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姚胜腾大开眼界。他说:“川剧文生光褶子的踢法就有10多种,而且每一种都能较好地刻画角色的不同性格,反映角色在不同境遇下的心理活动。回去之后,我会把学到的这些动作、知识分享给我的学生,并运用到黄梅戏的编排里。”
“川剧文生因其风流倜傥的表演风格和潇洒的褶子、折扇等功法,对其他剧种都有着重要影响。”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81岁的晓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在全国的年轻小生里发现、培养出“角儿”,传承发扬好戏曲小生行当。
本次项目推动者、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蔡雅康表示,“川剧文生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是川剧艺术传承厚积薄发的开端,接下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将就本次培训内容进行整理,出版相关视频教材及川剧文生论著,把表演实践学习推向戏曲行当研究,为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