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非遗保护传承好氛围

营造非遗保护传承好氛围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围绕“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非遗传承,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生活”等,共举办2000多项贴近实际、亲民乐民的非遗展示品牌活动。中央主流媒体和各大新媒体以过往并不多见的报道篇幅(时长),对其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报道,以采访的深度、传播的热度、报道的密度、传承的温度,全景展示了近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

据统计,此次相关报道3万余条,参与群众超过1亿人次。其中,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相关原发报道2.9万余条,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原发报道3000余条,进一步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非遗、保护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

挖掘深度:展现非遗魅力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对中国传统工艺进社区、传统工艺暨“研培计划”成果展、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成果展等活动不断进行深度采访报道。

6月9日,《人民日报》几乎用整版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论述。文章指出:“生活是变化的生活,文化是发展的文化。当‘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已成为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当振兴传统工艺已上升为国家计划,当让非遗回归生活、融入社会已成为人们的期盼,非遗的传承必然离不开发展与出新。”6月9日至15日,《人民日报》共刊发9篇非遗报道。

《光明日报》6月10日刊发《非遗传承发展的中国实践》一文。文章指出:“努力完善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工作体系,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为传承人提供创意设计、市场营销、宣传策划、金融资本、产业信息、展示推广、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专业服务,厚植非遗传承发展的创新生态,发现价值,激发潜能,做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中国文化报》以全方位视角聚焦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色活动,针对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研培计划成果展”“国际论坛”“传统手工艺竞技”等重点活动均推出专题报道,配合权威声音以及优秀经验对我国现阶段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生动解读。

除了不少中央媒体将报道重心放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讨论上,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媒体,多将报道重点放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活动上。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90秒新闻,综合报道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的相关活动;《朝闻天下》栏目从创新创意、精准扶贫、国际视野和非遗竞技角度连续报道重点活动;《文化十分》栏目策划“千年匠心玩转创意时代”等9期节目进行集中报道。此外,中央电视台《乡土》《新闻直播间》等栏目同样进行了相关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整合资源,策划实施“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直播”,实现了文艺之声、华夏之声与成都新闻广播、成都交通广播并机直播;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联合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和网易新闻客户端同步视频直播,此次直播累计近100万人通过各平台收听收看。

提升热度:带动全民参与

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吸引大量新媒体参与报道。新媒体发挥自身传播优势,尤其是直播媒体的加入成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报道的一大亮点。据统计,搜狐千帆直播、熊猫直播、一直播、花椒直播等直播平台参与活动报道,直播时长共计1600多分钟,在线观众1311万余人次。

6月5日至10日,“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现场观众4000余人,展演非遗服饰400余套,央视新媒体、光明直播、一直播等直播平台对6天8场非遗服饰秀全程直播,网络观众1300万人次。光明网海外传播中心通过“光明日报”专页进行7场脸书直播,覆盖海外网友270余万人次,直播视频播放量达36万次。

直播平台在本次活动报道中抓住的新闻素材相较于传统媒体体现出了差异。直播媒体更加注重动态性、业界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如“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竞技”“中华传统武术表演”“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和“非遗味道”等,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

搜狐千帆直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兵分两路,分别在成都和广州进行同步直播,在成都直播成都国际非遗节的盛况,在广州则对岭南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进行报道,直播格局呈现系统化、常态化的新趋势。

增加密度:扩大受众范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媒体积极利用旗下平台进行整合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成都国际非遗节现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全国直播。与此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旗下央广网和微信公众平台也积极参与报道,方便不同受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时获取信息。

依托不同的传播介质会有不同的传播形式,丰富的新闻产品给群众带来更大的选择空间。《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以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要闻及相关讨论为主;人民网相关报道更多地与具体活动相结合,以点带面,丰富立体;《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则加入了时尚设计元素,更符合年轻人的快速阅读习惯。区别于新华社发布的官方消息,新华网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报道不乏亮点:利用新华社的网络优势全国布局,全面报道全国各地的精彩活动;加强对全民参与度的报道,突出群众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作为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传播报道统筹协调单位,中国手艺网积极参与传播报道工作。中国手艺网利用自身的全媒体优势,依托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各大媒体论坛对本次活动进行跟踪报道。中国手艺网新闻从业者在成都采访了藏传药泥面具传承人四龙降泽、蜀绣传承人赵崇延等工艺美术大师,与其研讨非遗传承保护的问题,为广大热心非遗的民众解疑释惑,还联系入选首批“研培计划”实施高校的四川大学负责人李振宇,从研究与学术角度延展开来,通过对新闻素材的精心挖掘及加工,在各平台发表了一批点击量很高的原创文章。中国手艺网根据各平台特点对新闻素材合理布局,形成了立体化宣传格局,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体现温度:彰显传承情怀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有温度的传承”成为各大新闻媒体传播报道的一大特点。新华网6月13日发表文章《新生代传承人秀传统技艺让非遗文化变得更“年轻”》,通过叙述绵竹年画传承人李德敬、北京宫毯传承人雷洁等的故事,年轻传承人有血有肉的形象跃然纸上,为大众了解非遗、了解传承人提供了更为直接的途径。

中央电视台《文化十分》配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做了一系列“有温度”的报道。央视记者分赴青海果洛和四川阿坝,在遭遇高原反应和余震的情况下,坚持拍摄完成了《青海果洛:传承史诗说唱 守护民族信仰》《青海果洛:童声点亮民族文化的未来》《“90后”羌绣传承人张居悦:非遗保护助推精准扶贫》等节目。节目从微观细节入手,向观众反映了现阶段非遗传承人群的不易,引起观众共鸣和较大社会反响。《文化十分》还在拍摄中结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研培计划”,从接受过现代教育、以崭新理念加入非遗传承事业的非遗新生代入手,讲述老中青几代人匠心传承的故事。

《钱江晚报》、中国青年网6月14日推出文章《他担心:流传千年的手艺可能失传》,报道了年近七旬的汤春甫与干漆夹苎传统工艺的故事。汤春甫是干漆夹苎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其作品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知名博物馆。谈到干漆夹苎工艺面临失传,他说:“我担心,以后像我们这些工艺,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了。”近日,有记者对汤春甫进行了回访,他说:“媒体报道之后,这几天开始有年轻人联系我,希望可以拜师学艺,来传承这门手艺。干漆夹苎后继有人。”

非遗传承保护需要全民参与,一篇篇“有温度”的文章拉近了非遗传承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传承人群将逐渐获得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