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文化自信 创新民乐表达

展现文化自信 创新民乐表达

当地时间6月12日晚,希腊比雷埃夫斯市政剧院座无虚席,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会《海上生民乐》在这里精彩上演。这是庆祝中希建交45周年的专场演出,也是《海上生民乐》在国门之外的首秀。

音乐会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内核,充分融入核心价值观,分为风、雅、颂、和四个篇章。通过不同乐器和乐曲讲述山河之爱、家国之爱、生命之爱,用跨越语言的音乐抒发对世界和平、生活祥和的期望,体现“乐和天下”的主题,展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是整台演出追求的理念。

此次音乐会不仅有罗小慈、胡晨韵、汤云理、金锴、唐一雯、王音睿、赵臻等上海民族乐团的知名演奏家,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黄豆豆,青年京剧演员葛香汝,青年昆剧演员胡维露、姚徐伊等的加盟,也为演出融入了古典舞蹈和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此外,音乐会还特别邀请希腊大提琴演奏家康斯坦提诺斯与乐团二胡演奏家马晓晖联袂演出,用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共同演绎中国经典乐曲《梁祝》,当中国的柔美遇上西方的抒情,袅袅弦音交织出动人华彩。

《海上生民乐》的音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美学和哲学水准。所有作品,无论是独奏、重奏还是合奏,都力求以展现民族音乐的个性魅力为前提,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风姿。第一篇章《风·古风自然》描述源于自然的古朴音律,因其纯粹而直达内心深处。第二篇章《雅·雅韵天成》描述中华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优雅情怀,也是对中国人内在精神与气质的阐述。第三乐章《颂·千古之爱》通过民乐与戏曲的结合,讲述爱情这个永恒主题,引申为对生命的吟唱。第四乐章《和·乐和天下》掀起整场演出的高潮。神秘悠远的丝绸之路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回望,与世界音乐的融合体现出当代民乐的开放与创新。《海上生民乐》纵横古今、打破国界的音乐主题,不仅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美学观念,更以古见今,表达了连接世界、乐和天下的主题。整场音乐会将民族音乐与中国戏曲、舞蹈、书法等丰富的艺术种类融合,并与西方音乐、现代音乐等交流对话,开放型的创作理念充分展现了当代民族音乐创新与自信的特质。

为了此次希腊演出,乐团还特别创编、排演了脍炙人口的希腊歌曲《比雷埃夫斯港的孩子们》送给当地观众。当古老的中国乐器演奏起经典的希腊歌曲时,美妙的音乐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击掌哼唱、欢呼。

《海上生民乐》既彰显了中国民族音乐丰厚的历史积淀,也具有当代气质和国际韵味,并体现出文学质感、音乐逻辑和哲学思考。而视觉艺术的运用充分挖掘了中国文化的意境之美,令现场观众惊艳。这使得其首出国门,便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的维度收获了极高赞誉。希腊观众以最饱满的感情与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中国民乐当代追求的肯定。不少观众表示,他们曾多次观赏中国民族音乐演出,但《海上生民乐》刷新了他们对中国民乐的感受。希腊媒体也盛赞“这是一台展现了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音乐会”。

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古筝演奏家罗小慈在谈到这台演出时说:“传承、开放、包容、创新是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应有的特质,有这样一种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祖国是我们一切创作的力量源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罗小慈说,“海上”可理解为“上海”,又象征着浩瀚的艺术海洋;“明月”则象征民族音乐,亘古恒久、生生不息。“海上生民乐”既是海派民乐的美好愿景,也寓意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的海洋中壮游,以动人的音乐与世界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生民乐》首演曾于2016年10月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亮相。对于很少选择音乐会作为开幕演出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来说,决定以《海上生民乐》这样一台民乐专场演出作为揭幕大戏,无疑造就了2016年的一个文化热点。而《海上生民乐》首演成功之后,其所展现的民族音乐的丰厚积淀、当代表达和开阔思路,以及海派民乐之新气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在希腊演出顺利完成之后,又一支民乐小分队继续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参加“庆祝中意设计交流中心成立五周年”的特别演出,并再次以当代中国民乐的灵动细腻、精彩纷呈征服了意大利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