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会》 电视版的戏曲教科书

《中国戏曲大会》 电视版的戏曲教科书

今年初,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官,获得口碑、收视双丰收,同时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为了传播和弘扬中国戏曲文化,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了解和喜爱中国戏曲,在借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戏曲大会》横空出世,于6月12日完成了全部节目录制,将于今年暑期与观众见面。

《中国戏曲大会》凝聚了中央电视台制作团队的心血。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朱彤说:“《中国戏曲大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现中国传统美德,强化戏曲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教化作用,引导观众不断向高尚道德聚拢。”这也是节目在青春、时尚、通俗化的包装下更高远的文化追求。

选手对战百人团

《中国戏曲大会》共有7场,以答题、比赛作为基本形式,前6场为选拔赛,第7场为总决赛。每场选拔赛又分为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在个人追逐赛中,5位挑战者轮番上场,与现场100位热爱戏曲的观众组成的百人团同步答题,百人团中有几人答错,挑战者则获得同样数值的分数。5人完成答题后,得分最高者,与百人团中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的选手共同成为攻擂者,进入擂主争霸赛。前6场比赛的擂主,在总决赛中进行最终的角逐。每场比赛还各邀请一位专业戏曲演员作为嘉宾选手与挑战者、百人团共同答题,并助兴表演;同时节目还邀请点评嘉宾,普及题目背景知识,传播传统戏曲文化。

据大会专家组介绍,挑战者、百人团招募于今年3月启动,截止到节目录制前,报名人数超过千人,其中不乏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选手和外国选手。选手中既有高校学生,又有戏迷票友和戏曲领域的从业者。让专家组感到欣喜的是,选手中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以“85后”居多,同时也有几岁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人。

题目设置煞费苦心

既然节目以答题比赛作为基本形式,那么题目的设置自然成为重中之重,这让由高校教师、业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煞费苦心。他们在两个多月内设计了大约600道题目。“题目涉及的地域、民族、戏曲种类和题材非常广泛,力争涵盖全国三十几个省区市,同时兼顾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覆盖了戏曲文化的方方面面,照顾到不同地域的电视观众。”节目专家组成员、原《戏剧电影报》副总编辑赵晓东说。

与《中国诗词大会》以说为主的呈现方式不同,戏曲的特色——四功五法要求《中国戏曲大会》在视听手段上更为丰富。节目专家组成员、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江逐浪说:“把观众带入假定性的戏曲情境,需要较长的时间,如何通过视听呈现把戏曲的本质与魅力展现出来,又符合竞赛类节目较快的节奏感,很费脑筋。”

最终,节目组决定以丰富的题型,用最精简的方式介绍最经典的剧目。“题目中的图片题,把京剧的服饰、脸谱等视觉元素集中展现出来,我们还设计了辨识题、视听题,请演员现场表演戏曲经典选段,从中挖掘题目,把展示和比拼结合起来。题目总体不难,但有很大包容性。”《中国戏曲大会》出题组统筹导演龚继伟说。

想方设法吸引年轻人

虽然《中国戏曲大会》的报名选手中年轻人居多,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表示看不懂戏曲。对此,江逐浪认为,现代人看不懂戏曲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戏曲表演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如敬茶、抱拳等,现代生活中已经很不常见了。“我们希望通过选手答题和嘉宾点评,帮助年轻观众解读、理解这类戏曲元素,引导他们看懂、喜爱戏曲。”江逐浪说。

赵晓东则认为,其实现在人们常用的语汇,很多都是戏曲术语,比如亮相、走过场、有板有眼等,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些说法源自戏曲。“我们通过题目,把戏曲与当代生活的联系揭示出来,有助于消除当代人与戏曲的隔膜。”赵晓东说。

为了吸引年轻人,节目组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通过新媒体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就是一种重要手段。据中央电视台新媒体组负责人李晶介绍,等到《中国戏曲大会》播出时,观众可以通过手机与现场选手同步答题,增强参与感。“此外,我们还将把这些题目设计成网络游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答题并获得评分。”李晶说,“《中国戏曲大会》希望以戏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呼唤所有国人的乡音乡情,给大家带来夏日的爽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