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武汉市颁布实施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非遗条例》)。这是全国副省级和省会城市第一部非遗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法规强化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主体地位,突出整体性立体型保护理念。为配合《非遗条例》的贯彻实施,武汉市还配套制定了5个规范性文件:非遗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联席会议制度、专家委员会章程,从而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对《非遗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非遗之美融入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审美性和实用性融汇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曾服务、温暖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武汉市通过多种方式,使传统非遗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非遗在融汇与新生中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
利用活动让老百姓了解非遗。“过早”在武汉是生活习俗,更是情趣和文化。今年年初,“2019武汉非遗过早节”在武昌户部巷拉开帷幕。蔡林记热干面、老谦记豆丝、四季美汤包等名店依次摆开展位。各色经典早餐品种应有尽有,由非遗特色小吃传承人领衔制作,师傅们现场讲解,游客还能免费品尝。汉味早餐的故事伴着热腾腾的蒸汽飘香四溢,让外地游客体验了一次好吃好看还好听的武汉“过早节”。除了“过早节”,每年还有武汉“煨汤节”等非遗饮食品尝与优惠展卖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对非遗的认知度。
利用非遗作品关注现代生活。武汉市退休职工刘士标和他的徒弟毛明月创作的雕花剪纸艺术作品,很多都反映了近5年来武汉市的发展变化,比如《长江主轴》《在世界级的东湖绿道享诗意栖居》《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等在刻画出武汉万千美景的同时,还展现了新时代的新内容。
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各种文化元素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汉绣手机壳、杯垫、笔记本、扇面、手包等,让古老的汉绣也变得非常时尚。
塑造非遗展示品牌
这些年来,武汉非遗催生呵护了一批独具“汉味”的非遗品牌。
擦亮老字号非遗品牌。武汉市对很多老字号非遗项目比如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叶开泰传统中医药文化、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等高度重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艺术文化、生活需要、科技手段等有机运用到产品或服务中去,加强生产性保护,为老字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去年6月份,叶开泰中医药文化街区盛大开街,街区目前还被纳入湖北省中医药康养旅游路线。今年,扬子江非遗糕饼文化园、全新的荆楚金石博物馆也将建成开放。
打造非遗新品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汉绣在众多武汉非遗项目中深具代表性。汉绣被誉为“荆楚艺术瑰宝,针尖上的传奇”。为了让汉绣走向世界,武汉市一直不断推进和完善汉绣保护,出台《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汉绣保护工作的通知》,举行“江汉区传统工艺(汉绣)振兴方案研讨会”,并制定了详细的汉绣“三年计划”方案,建设汉绣博物馆及汉绣大师工作室,全力打造“中国汉绣圈”,提升汉绣品牌效应,让中国汉绣走向世界。
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重振“戏码头”。武汉在历史上就是全国知名的戏曲重镇,目前武汉地区拥有一大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团、名人、名场众多。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均出台了振兴武汉戏码头的文件,并设立了专项资金,还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名家工作室。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汉杂技”源于荆楚民间杂技,经南北流变,历岁月锤炼,日臻完美。历经近30年的打造,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并且常办常新。2018年还举行了主题为“杂技艺术的时代表达”杂技论坛,举办了“夏菊花艺术成就展”,开展了杂技艺术“四进”活动,让古老的杂技艺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乐。
“非遗+”激发非遗新活力
时代的发展,要求非遗保护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武汉市围绕融合式创新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非遗+”实践,让非遗以积极态度拥抱新时代、同当代社会和当代生活发生联系,赓续其旺盛的生命活力。
“非遗+旅游”。节假日期间,武汉市非遗工作者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走进吉庆街、木兰花乡、凤娃古寨等景点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通过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不断扩大非遗社会影响力。
“非遗+校园”。目前武汉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2016年全国戏曲进校园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推广武汉经验。众多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纷纷走进社区、学校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传承活动。武汉市艺术学校先后开设了汉剧、楚剧、京剧、木偶戏、地方曲艺中专班,定向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分别设立了汉绣专业课程,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高校均设立非遗研究中心,还分别举办了剪纸、雕刻、刺绣、民间文学研培班。
“非遗+传播”。武汉市始终关注非遗在新时代用新方式进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很早就开始实践“非遗+互联网”模式,其创办的高龙非遗网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注意;武汉很多非遗传承人都注册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还拥有了一大批粉丝;武汉市文化部门还联合其他单位于2016年推出电视专题片《江城非遗坊》,这是全国第一档面向非遗传承人开展抢救性保护的电视专题节目,节目以“非遗+档案+媒体”的崭新方式,对全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视频建档;2019年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全国首部非遗口述AR影像图书《了不起的非遗》,对武汉市非遗抢救性保护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
通过不懈努力,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截至2019年2月,武汉市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50项,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41人,各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7个,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4个。黄陂区李家集街道(黄陂泥塑)被评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黄陂区文化局先后被授予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古琴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承运、武汉杂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夏菊花分别被《光明日报》、光明网评为2017年、2018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称号。武汉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汉绣、武汉木雕船模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汉绣、武汉木雕船模、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相卫说,非遗保护目前已经成为武汉市全民共有、共建、共享的文化民生工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更是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传播拓宽了渠道、插上了翅膀, 给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和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将进一步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阐发,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