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圆满落下帷幕,参评文华奖剧目奉献了许多精彩,惠及了许多观众,留下了许多思考。无论是现实题材作品创作的可喜突破,还是舞台科技手段驾轻就熟的运用,抑或是部分艺术门类、形式尤为抢眼的表现,都彰显着文艺工作者冲刺高峰的脚步永不停歇。
■ 现实题材创作走向纵深
近年来,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沉下心来向火热生活汲取创作灵感,现实题材力作不断涌现。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正在成为舞台艺术创作的自觉追求和使命担当。在参评文华奖的作品中,现实题材占比很大,许多作品取材、改编自当代中国的真人真事,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故事。
优秀党员及其事迹,一直是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这一优良传统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评剧目那里,得到有力传承。话剧《谷文昌》、河北梆子《李保国》等作品对党员干部形象的塑造不仅突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更侧重其工作业绩,以艺术的手段令其形象与事迹更加立体和丰满,为此类题材舞台艺术创作进一步打开局面。
随着创作者不断深入生活,舞台上的当代英雄形象谱系得到扩展,这一点也生动体现在参评文华奖的剧目之中。这些剧目既将柳青、樊锦诗、施光南、邓稼先等知名作家、学者、音乐家、科学家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带领观众重温他们的卓越贡献,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博大情怀,又深情礼赞着无私奉献的戈壁母亲、前赴后继的青藏铁路筑路人、孜孜以求科研攻关的航天工作者等,他们或许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中国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也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故事。这批作品表明,现实题材创作正逐渐走向生活深处,正变得越来越有质感、越来越有力量,“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正生动鲜活地体现在新时代的舞台之上。
■ 前沿技术融入舞台
山水、寺院、洞窟甚至飞机制造过程,都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呈现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科技与舞台、与传统舞美设计的融合,创造出了让观众大呼过瘾的视觉语言和舞台美学。
沪剧《敦煌女儿》在演出中使用了约5分钟多媒体影像,展示敦煌图景,让观众对敦煌、对樊锦诗有更为深刻的体认。白色景片随着剧情忽升忽降,大佛、飞天等多媒体影像,犹如一张张顶天立地的线描图时隐时现,绚烂多姿,舞台空间为樊锦诗与同事们打造的“数字敦煌”工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展示方式。
话剧《追梦云天》的视觉方案前后构思了两个月,影像制作又花了3个月。考虑到题材的特殊性,创作团队为了在舞台美术方面最大限度地凸显这个行业的特质,将目光投向了一种最新型的LED显示技术——冰屏,其通透率可达85%,目前在舞台上的应用并不多,《追梦云天》使用了不同规格的4块冰屏,半悬在空中,与舞台平面呈倾角,空间设计上的不平衡,为的是展现大飞机试飞实验中的风险性,影像如同悬浮于玻璃上,大飞机研发数据、图像等流水般从冰屏“滑过”,让观众感觉到一种压力和紧张,增强了舞台的感官效果。
话剧《共同家园》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多媒体舞美是《共同家园》的又一大特点。舞台是一个简洁的斜坡,从平静祥和的雪域高原,到血雨腥风的宁波海战,都以多媒体实现时空转换。当进行到与英军海上激战的一幕时,舞美影像中的海浪和船只,让观众们感到仿佛就在船上。这些作品不炫技,而是巧妙地运用科技手段为情节铺叙、人物塑造和戏剧效果服务,展现出文艺工作者戏剧观之成熟、表现手段之丰富。
■ 舞剧表现抢眼,小剧种绽放光彩
在参评本届文华奖的38台剧目中,有多达9部舞剧作品,既有讴歌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敦煌》《天路》,也有以古人为原型,承载现实精神的《杜甫》《东坡海南》,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也有展示民族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唐卡》《醒·狮》《花界人间》。
舞剧被认为是舞蹈艺术的最高形式,以舞叙事,是舞蹈、音乐与戏剧等多种艺术的融合。近年来,中国各地舞剧创作非常繁荣。纵观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剧作品,除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以外,无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微小的人文关怀,在题材的拓展与结构的设计上都做足了文章,出色地传达了创作者的价值观,表演上的突破与在人性方面的深刻挖掘,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让人看到新时代中国舞剧的发展。
中国舞剧创作数量众多,居于世界前列。与之相比,有些地方剧种则以小小的体量,绽放着大大的光彩。一些小剧种参评本届文华奖,盱河高腔、苏剧、白剧等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精致的艺术追求,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展现它们的魅力。比如苏剧,全国只有一个艺术团体在演绎和传承,被称为“天下第一团”。文华奖获奖剧目苏剧《国鼎魂》所传达出的坚守、信念,也正是苏剧人的写照。这份坚守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带来一种别样的风采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