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妙的琴声古韵,悠长的戏曲唱段……日前,记者走进中国唱片总公司的数字化工作室,两班倒的工作人员每天奋战16个小时,夜以继日地对一批老唱片进行声音采录和数字化保存。
“再晚几年,想对这些老唱片进行这些工作都不可能了,因为好多设备都已停产,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们慢慢损坏。”谈起自2011年起实施至今的“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项目负责人、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深感庆幸。他所说的老唱片,时间最久的,已历经百年。
抢救老唱片刻不容缓
老唱片诞生于19世纪末,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张唱片是录制于1904年的京剧孙菊仙唱腔。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胶木唱片已完全停产。
目前,中国唱片总公司保存着13万面唱片金属母版和5万条磁性胶带,其中1949年以前的唱片模板有4万余面,均是珍贵的唱片模板孤品。
孙中山先生的多段讲话录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录音,“四大名旦”的戏曲唱片,周璇、胡蝶、聂耳等人的器乐唱片,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乎全部歌曲、器乐、曲艺等唱片,都是中唱版库中不可再生的世纪珍藏。
1949年6月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批粗纹唱片《解放区的天》等、1959年10月出版的第一张中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1966年4月出版的第一张薄膜唱片《大海航行靠舵手》、1980年出版的第一张立体声大密纹唱片《越剧·血手印》……在中唱版库中的文物级音像资料中,还珍藏着中国唱片发展史上的许多个“第一”。
“文化遗产是通过多种载体传承的,老唱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是当时社会生活侧面的唯一记录。”正如项目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国家光盘研究中心研究员陆达所说,这些珍贵的唱片文物,不仅记载着中国唱片的发展历程,更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
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虽然中唱总公司竭尽全力地对这些珍贵资源进行保护,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磁记录母带还是出现了掉磁粉现象,金属唱片模版不同程度受到氧化和锈蚀,同时,这些极具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唱片模板,如果缺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手段,只能沉睡在版库资料室里,这对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播,都将是重大损失。
因此,对老唱片文物进行技术性保护,刻不容缓。
老唱片数字化重焕生机
在各方的努力下,2011年,由中唱总公司申报的“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老唱片的物理性保护与数字化,以及相关应用技术开发;二是建立具有海量数据存储空间的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数据库和媒资管理系统;三是老唱片数字资源库的产业化推广应用。
“唱片是有寿命的,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将其数字化,并开发其他应用,不仅可延长唱片的保存时间,还能进一步扩大传播的途径。”陆达对此充满期待。
“老艺术家吴祖强听说了这个项目,主动提出要将自己收藏多年的4000多张老唱片捐赠出来。还有很多音乐发烧友,一直对这个项目高度关注。”周建潮说。
截至2014年一季度,项目共计完成近两万条开盘胶带母版的数字化采录;金属母版的数字化工作难度较大,通过克服各种技术困难,也已完成6000余面;同时完成了媒资管理系统和蓝光光盘存储系统的建设。
实施已近半的“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预计将在2015年下半年完成主体工作,届时将成为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周建潮表示,老唱片母版资源经数字化处理后,为数字出版与发行提供了音源质量与数量的双重保障,通过数字音乐内容的集成分发平台,将实现数字音像内容的版权管理、认证授权和网络分发,为传统音像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条件。项目全面完成后,中唱总公司将逐步形成稳定持续的商业模式,而且将对手机、网络等数字音乐版权增值服务产业产生上亿元的拉动效应。
为百年历史留声,老唱片重焕生机。(本报记者 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