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生姿 雕琢东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的风景,在东阳人看来,最宜用木雕表现。雕刀在木板上游走,一刀一笔,融合着工匠心血。平淡无奇的木板上,逐渐凸显出春日江南胜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木生姿 雕琢东阳

每个东阳人的体内,都绵延流淌着两条江:东阳江和南江。作为钱塘江的支流,它们从位于浙江腹地的这方贫瘠土地上蜿蜒而过,点染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风貌。

田地贫瘠却山水丰茂。县城外笔架山西岘峰,那番即使在寻常画师手下,亦有仙境意象的飞瀑流泉、涵碧古亭,让行经东阳道中的无数骚人墨客深深倾倒。某个暑气如蒸的三伏,诗人刘禹锡行于阴翳如遮的林木中,寒潭飞渡的鸟影,触动了脑际诗句激湍而下:“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

东阳山水,从此与风流结下不解之缘。无有风流表相的东阳人,始终不曾虚负这片山水。他们把无数风流,融进了鬼斧神工的木雕和精细绝伦的竹编,融入了鳞次栉比的栖居之所。

站在笔架山上,由无数高楼构筑的城市中,雅溪之畔的民居古朴清秀,总能轻易捕获你的目光。那片屋脊绵密、牌坊高耸、庭院错落的建筑群,就是“民间故宫”——卢宅。作为东阳人至今无法逾越的精神和艺术高地,卢宅承载了东阳的“三乡”气质:耕读传家、世代簪缨的教育之乡;巧构佳思、气宇轩昂的建筑之乡;百工荟萃、木竹风雅的工艺美术之乡。这座被誉为“东阳木雕博物馆”的明清建筑群,高度集合了国家文物局专家杜仙洲先生为东阳传统民居界定的典型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石库台门四合房,碧纱隔扇船篷顶,镂空牛腿浮雕廊”,成为浙、皖、赣、苏等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源头,是木雕与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

东阳木雕以两种形式,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唐时,东阳建筑工匠进京为乡贤冯宿、冯定建造府第。准备接楹上梁时,发现大梁全部短了一尺二寸。情急之下,东阳工匠用木头雕刻出360个雀替,固定在柱头上,承接大梁。其后,先民们不断地在木头上雕琢出各种明媚生动的形象,把它们融入建筑和家具,打造出“乡野藏珠玑、农家展风流”的胜景。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欣倒石。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宋人苏籀的《雕木工》吟咏的正是木雕的第二种形式——木雕书版。东阳工匠精湛的平面木雕技艺,使东阳从宋代开始,成为全国雕版业的高地,成为东阳学子“文章光艳照千古”的载体。

恢宏建筑在岁月风雨中逐渐沧桑,鲜丽红装在烟火熏染下转为黯淡,东阳工匠的巧手钢刀却在雕今刻古中,始终占据鳌头。从明清两代参与建造故宫,到新中国成立后装修北京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再到成功复制乾隆宝座,装饰无锡灵山梵宫……东阳木雕的传承链条,环环相扣,代不乏人。如今,这一产业已衍生出3万余名从业者、3000多家企业,年产值约200亿元;培育出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两位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培育出年交易额超百亿的中国木雕城,缔造了“世界木雕之都”。

有人说,木雕竹编之于东阳,犹如小桥流水之于江南。

确实,木的敦厚,竹的秀逸,构成了东阳人的性格,一如从东阳走出的报业前贤、“铁肩妙手”的邵飘萍;一如诗才横溢、雄心报国的东阳籍北伐名将金佛庄……

从十里红装的木雕家具和竹制器皿,到县学辉映楼的“群书漆版,汗简华缄”,“细如发丝、柔如蚕丝”的东阳竹编和“鬼斧神工、叠落起伏”的东阳木雕,以水乳交融的姿势,融入东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里,并将在金秋十月,翻唱出2014年世界工艺大会的新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