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 历久弥新

穿越时空 历久弥新

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2019年5月20日在上海开幕。作为江西唯一参评剧目, 5月21日,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将在上海大学演出,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创排于2017年,是江西省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继创排盱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部精品力作。该剧吸取了昆曲、赣剧等其他剧种的精华,古典戏曲程式与现代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盱河高腔与现代交响乐交相呼应,服饰在明代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演出还加入了现代舞和抚州本土的傩舞,陈最良和石道姑这两个小人物被重新塑造,增强了地域性、唯一性和舞台视觉效果,可看性更强。

作为经典作品,《牡丹亭》曾被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赣剧、粤剧、婺剧、昆剧等多个剧种搬上舞台,而抚州市创排的乡音版《牡丹亭》,采用汤显祖故里抚州的古老声腔——盱河高腔,为观众带来最接近400多年前首演《牡丹亭》的唱腔。

盱河高腔既是本剧的一大特色,亦是一大难点。作为稀有剧种,专门唱盱河高腔的人屈指可数。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前身为抚州市采茶歌舞剧院,演员大都很年轻,接触盱河高腔才4年。从唱采茶戏到唱盱河高腔,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掌握声腔技巧。采茶戏有前奏和间奏,而盱河高腔是起板就唱,且清唱较多,在声腔上有很多大跳,音域经常在高低之间发生骤变。饰演杜丽娘的国家一级演员吴岚在创排《临川四梦》时,就对盱河高腔进行了潜心研究和学习,这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唱腔基础。在掌握了演唱和身段后,吴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塑造杜丽娘这个人物。为此,吴岚仔细研读剧本,反复吟唱揣摩,体会声腔的韵味,理出一条杜丽娘从人到鬼转变的发展线路。“人物情感多变细腻,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乃至每个身段,都必须考量人物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心理状态。”吴岚说。

乡音版《牡丹亭》经过近两年的打磨,在舞美设计、演员调配及乐队配器上都做了大量调整,表演时长从原来的145分钟精简到120分钟,剧情更加凝练,艺术性得到升华。乡音版《牡丹亭》先后在北京、贵州、浙江、深圳、广州等多地演出,并赴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誉和业内专家的广泛好评。

总导演童薇薇表示,经过今年4月的打磨,该剧整体演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主演吴岚在刻画人物上更加细腻、入戏,其对人物性格的拿捏愈加准确到位;音乐配合更加严丝合缝;舞美设计力求艺术化、梦幻化、意境化、诗意化,与剧目主题格调保持一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成为一大亮点。“在确保曲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我们还做了盱河腔(帮腔)歌化的处理,组建专门的合唱队,在帮腔配器上也有较大突破,让剧目更贴近时代,尤其是吸引青年观众。”童薇薇说。

每次演出结束,导演都会给予演员专业的指导,加之自身对人物理解更加深入,吴岚的表演十分出彩。以《惊梦》这一场为例,导演和吴岚讲戏,杜丽娘进入园中,她目不暇接地观赏美丽的春景,情绪要表现得很兴奋,才能表达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之意。若前面的兴奋感不足,到后面一场《寻梦》的落差感就不够。吴岚说:“人和鬼的演绎有别,身为人的杜丽娘是受束缚的,在行为动作上相对含蓄;成为鬼后,就较为大胆和主动。”

谈起角逐文华大奖,童薇薇表示,剧目所有的细节都经过了认真打磨,“我们的团队很年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创排乡音版《牡丹亭》,是要把古老声腔呈现给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

该剧由多位知名艺术家加盟,倾尽了很多专家和演职人员的心血与汗水,可以说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作为汤翁故里、《牡丹亭》诞生地,抚州市以强烈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抚州市委、市政府拿出很大的决心,除了戏曲创作、演出之外,还做了大量基础工作,比如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等。《牡丹亭》里有一句“月落重生灯再红”,可以说,有领导重视、专家支持、经费保证、人才队伍,抚州戏曲传承发展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