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3月底的裁员风波之后,5月4日,记者与中国民生银行总行文化产业事业部的相关负责人一道,拜访了风波之后的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晶石”)。采访过程中,水晶石创始人、董事长卢正刚坦诚相见,详细地讲述了事件的经过。
□□本报记者 李琤
对于此前沸沸扬扬的风波,卢正刚态度平静,应对正在发展的事态,他一直秉着“理性解决问题”的宗旨。“慢一点”在卢正刚的讲话中一直被强调,“我觉得现在的节奏就不错,借着这个事件,我们正好调整一下步伐。虽然慢下来了,但是慢一点也挺好的。”卢正刚说,现在所做的都是为之前过度的发展“补课”,“在应付账款逐步落实到位之后,水晶石也将调整到一个最好的状态。‘危机’给了我们‘补课’的机会,水晶石不会‘下课’。”渐渐走出阴霾的水晶石,4月25日与中国外文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陆续签约的其他项目让水晶石已恢复了正常的工作节奏。
改革重组后,即将踏上的“2.0时代”水晶石,在卢正刚的领导下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风波背后——放慢脚步的三个原因
登顶的过程常常如此,上至山顶之后,下山也是必经之路。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把水晶石推向了巅峰,同时也带向了低谷。
谈及风波发生的导火索,卢正刚表述得简短、清晰:“主要有3个原因——伦敦奥运会超过预算的巨大投入,2013年上市折戟,受政策影响政府项目的缩水、叫停导致大批应收账款的拖欠。3个因素叠加,让水晶石的流动资金遭受重创,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问题。”
事情的经过,还得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开始讲起。借着世博的东风,水晶石开始不断接到了大量政府大型集成工程的订单,公司也进入了迅速扩张阶段,员工最多达3000人之多。由于人员的薪资成本太高,让在京、沪拥有2000多员工的水晶石,再一次背上了沉重的人力负担。
“过去,我们主营的业务体量不超过100万元,一般都是十几万、几十万元的,最多100万元到头。世博会之后,几千万元的项目开始迅速涌入。”卢正刚反思道,“当初没有意识到,管理经验的缺乏是我们最大的短板。”
2012年,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很多大型项目开始陆续出现问题。而事实上,参与伦敦奥运会,水晶石也投入了一笔不小的开销。据媒体报道称,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一级赞助商需5000万英镑,二级1000万英镑,三级500万英镑。其实,作为三级赞助商的水晶石,提供赞助服务的标的额远超过500万英镑。与此同时,2010年、2011年接单太多,项目前期投入大,导致2012年业绩下滑,造成企业盈利指标不达标,也直接影响了水晶石在创业板上市审核。
“2013年,我们遇到了急转直下的市场变化,并导致了内部累积问题的集中爆发。”2013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政府采购的订单开始减少,结账的速度也变慢。部分大型文化项目、文化庆典等被叫停,开工遥遥无期。正因为停工,让前期垫付巨额资金的水晶石出现了资金问题。
正在准备上市的水晶石,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应对不及。“因为IPO排队,水晶石处于静默状态,不允许出负面新闻、不允许公司裁员等。但2012年末,赶上国内资本市场IPO闸门紧闭,一拖再拖的上市等待,也拖垮了水晶石原本庞大的资金链。”卢正刚说。
重组改革——一切代价都是补交学费
2013年中,水晶石撤回了上市申请,缩减政府大项目在主营项目中的比例,重新分析市场形势,首先解决内部问题。然而,这几个事件之后,企业已经错了最好的调整期,“回首追来已千年”。
“其实,在2011年我们就曾考虑在公司内部进行调整,但正赶着完成伦敦奥运会的项目和上市,2011年、2012年我基本在英国沟通奥运项目,公司调整错过了最好的时期。到2013年,内部累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于是,卢正刚不得不狠下心“快刀斩乱麻”,首先是上海公司,紧接着北京的总公司也撤并了10多个部门,京沪一共裁员近千人。
“裁得很心疼。”卢正刚说,“很多员工在水晶石工作了8年、10年,大家很有感情。现在实在是裁不动了。”卢正刚无奈地笑了笑。裁不动的背后,不仅是对骨灰级员工的不舍,更多是难以负荷的资金压力。“于是,我们发布公告,‘自2014年3月25日起,子公司北京水晶石影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停产停业,员工待岗。’子公司的停业,却引发了水晶石持续近一个月的‘破产’风波。”
刚开始,卢正刚对于外面的传言没有当一回事,以为是被裁员工的抱怨。但几个星期之后,网络与坊间愈演愈烈的“一边倒”倾向,令卢正刚意识到问题的严峻。
“后来经查,原来是一批被雇佣的网络水军借机炒作。树大招风,我个人的态度是比较平静的,既不会被压力压垮、被流言打倒,也不会对别人的批评无动于衷,会虚心反省,理性地、一步步解决问题。”卢正刚说,“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跑快了,现在需要补补‘钙’。”
卢正刚直面问题,也经过了深刻地思索。“宽松的管理方式适合创意行业,不适合工程后期的实施阶段。在大型集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犯了两个错误,用技术团队做工程,耗费的学习成本过高;用管理创意企业的方式管理工程,让企业文化开始变味。”
在水晶石的改制方案中,卢正刚的想法是把大公司拆小、私有化,高管做独立子公司,中层和基层做工作室,解决长期以来的内部发展天花板以及“官太多”的问题。在对外合作方面,水晶石开始缩减政府大项目的比例,主攻商业订单;公司经营也将从大规模生产车间、工厂生产模式转型转向工作室模式,但还会保留项目管理、策划、创意、实施,品牌的监控、管理、质量检测等重要环节,水晶石的定位在视觉设计服务平台,为设计工作室提供签约担保。
“针对工作室制度,从去年年底起开始推敲,历时几个月基本讨论成型,目前已签署2个外部合作工作室,即将在月底签署4个内部工作室。管理很简单,类似于承包,工作室只上交一部分管理费用即可,公司会提供设备、房租、项目质量监督、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支持。”卢正刚说。
2.0时代——水晶石能否继续领衔行业
现在,技术出身的卢正刚正在“补课”,他需要应付很多以前从没接触过的事情,比如与银行对接融资方面的具体事务,比如对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接触资本等。
“今后,水晶石将定位为一个开放的技术整合平台,为客户量身定做服务产品,用于应用的创新之中。”达到卢正刚所说的“应用的创新”,不仅对客户的需求了解得透彻,而且是基于对CG行业中各种领先技术的了解,依靠近20年行业服务经验,创造出来达到客户要求甚至超出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这一点是水晶石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整合者,水晶石的招牌背后,是曾经合作过的艺术家工作室、各层次的技术服务团队以及海外团队。
“依靠19年在行业中的势能,通过‘经验+品牌+影响力+人才’的模式,保障每个项目完美交付。”卢正刚说,“目前,关键员工、不可替代的项目负责人都还保留下来。我们的优势是,比很多文化企业更懂得商业化的操作模式。转型之后,水晶石的品牌和设计工作室的资源形成了互补。”
未来将何去何从,卢正刚把所有的可能都想过一遍:“最坏的结果是水晶石熬不过去,这个花费了上亿元打造的民族文化品牌也就随之而去;第二,公司收缩到一个合理的规模,而品牌保住了。目前来看,虽然公司规模受损,还没有其他大的影响。”
今年,水晶石的营业目标与去年保持持平,在公司业务调整方面,恢复过去商业、政府大项目和房地产板块各占三分天下的布局。
“目前,旧账已经清算得差不多,我们自身活下来不成问题,但仅活下来还不够,我们需要恢复客户、供货商以及社会对我们的信心。”卢正刚说,“未来,除了现有投资人,我们希望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人,对我们的品牌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共同支持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经历1个月的风波,4月底,水晶石大部分的业务恢复正常,许多项目也开始签约进账。4月25日,中国外文局与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三维动画片、影视片、移动多媒体产品等版权资源可视化项目开发,国际传播文化产品定制,对外文化展览展示项目,国际传播数字文化精品开发推广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对于视觉设计的市场需求,卢正刚表示乐观,政府和大型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对外形象,在许多的细分领域,视觉设计的需求正在逐步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文化产业事业部副总裁万晓芳对于水晶石的未来,保持乐观看法。她认为:“水晶石是一家融科技和文化于一体的公司,虽然目前因为管理原因出现了问题,但在了解了‘掌门人’的真实想法之后,我觉得他们的公司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有可能,我们将在具体的项目上来支持这个自主的民族文化品牌,帮助他们把原有的成绩和优长发挥出来,继续为我们创造视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