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略显狭窄的旋转楼梯爬上三楼,来到排练厅门口,81岁的吴金兰愣了一下:“呦,这么简单?”
的确,与想象中不同,北京歌剧舞剧院(以下简称“北歌”)的排练厅有点紧巴,窗户、地板也都有些老旧。还没来得及细咂摸,吴金兰的目光就被别的东西吸引了:正前方,一群20岁出头穿着练功服的姑娘、小伙们正在热身,一身黑衣,简单却精神。
吴金兰是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香河园北里社区夕阳红合唱团的成员,今天她与合唱团成员30多人参加北歌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随着北京演艺集团第五届“梦想成真”五月演出季的临近,北演集团旗下9家院团相继推出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人士走进院团,深入接触艺术生产工作,零距离感受舞台艺术的魅力。作为一家歌舞类专业表演团体,北歌将开放日的主场设在了承载北歌人梦想、见证北歌精品节目诞生的排练厅里。在这里,北歌的演员与参加开放日的基层文艺团队一起演节目、向观众呈现基训课技巧,并展示设计图、灯光、服装、道具等,让观众了解演员台前幕后的故事。
探海、燕式跳、紫金冠跳,每一个日常训练动作利落完成;舞蹈《桃夭》《赵氏孤儿》《万马奔腾》风格迥异;民歌《对花》《小河淌水》韵味悠长,北歌的年轻人用精湛的技艺俘获了大爷、大妈们的心。灯光怎么打、化装师怎么造型、道具用什么做……主持人也请出幕后团队上台示范,一一解惑。
“新鲜又兴奋!”北京市丰台区梦飞翔舞蹈队队员很激动,“以前觉得演员这个行业光鲜亮丽、遥不可及,今天才懂得他们的不易。”
一段《赵氏孤儿·献子》跳完,观众席出现一阵静默,舞蹈演员、安徽姑娘黄璐赶紧出去擦眼泪。“都哭了,真投入。”有人感慨。对此,黄璐认为专注是一名演员的基本素养,“只要投入就会动感情,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观众呢!”
现场,北歌的化装师还邀请观众戴上演员的头饰,进一步寻找正式演出的感觉。有观众感慨:“戴上这么高的帽子,走路都不稳,台上的演员却袅袅婷婷,可见平时下的功夫。”
演员的下场通道靠着观众席,每个节目演完,这些平均年龄60岁的阿姨们总会充满爱意地拍拍演员们的肩膀,称赞:“真棒,我们都被震撼了。”
院子里,北歌几十年来演出所用过的服装、道具也一件件被陈列出来,诉说着这家院团在舞台艺术上的成就。看着这些还在继续使用或者已经压在箱底的物件,在北歌工作了40年的老道具师宗少林感慨万千。“大部分道具都是我手工做的。你看这个长信宫灯年头儿就很久了,是我刚工作头几年做的。”宗少林介绍,道具师这门职业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早些年院团都自己做道具,道具师都得懂些美术和历史知识,他们首先根据剧目画出道具的图样,然后找材料不断尝试,保证做出来的东西有时代感。尤其舞蹈演出演员动作幅度大,道具必须要轻,可轻不代表质量不好。宗少林早年做的一面纸糊的侗族手鼓,已经13年不用了,如今一个成年小伙子坐上去仍稳稳当当。“在舞台演出中,道具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是演员的点缀,但即便小,也要做精、做细。”宗少林强调。明年宗少林就退休了,他说:“只要团里需要,我愿意贡献余热。”
北歌院长李秀利用“展示”“介绍”“诉说”3个词概括了这次开放日的初衷,希望通过活动展示北歌的看家本领、介绍演员台前幕后的故事,更诉说北歌人的艺术匠心。“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北歌成立40周年,北歌人在新时代将不忘初心,在追梦路上创造出更多舞台艺术精品。”李秀利说。
据悉,本次“梦想成真”五月演出季,北歌将于6月推出参演剧目《你我的北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展现北京百姓的生活变迁。李秀利希望老百姓能走进剧场,观看这样一部讲述北京人追梦故事的作品。
开放日活动最后,香河园北里社区夕阳红合唱团与北歌演员吴春燕共同唱起《新时代之歌》。2017年,吴春燕的这首新歌刚在媒体上推出没几天,香河园北里社区夕阳红合唱团就主动找到北歌,表示出想学唱这首歌的意愿,最终使吴春燕与这群老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多次到社区辅导合唱团的排练,今天更是把这些叔叔、阿姨请到北歌排练厅,在这里展示基层文艺团队的风采。“文艺院团不仅要上得了专业舞台,也要俯下身走进基层,提升群众的文艺水平,这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吴春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