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说起台湾剧团,大陆观众或许只知道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但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剧团加紧了来大陆演出的步伐: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梁志明的果陀剧场、王伟忠的全民大剧团、冯翊纲与宋少卿的相声瓦舍……剧迷们已经是扳起手指头都数不过来了。
为何有这么多的台湾剧团倾情于大陆市场?台湾戏剧作品屡屡受到剧迷热捧,叫好又叫座的制胜法宝又是什么?
消费潜力:好作品数量满足不了大需求
2010年,果陀剧场的作品《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首登大陆舞台,便赢得了开门红。随后,果陀又带来了剧团的另一部经典之作《淡水小镇》。谈到果陀进军大陆市场的动机,制作人余大任毫不讳言,正是看中了大陆市场冉冉升起的商机。“大陆的市场非常有希望,据我们的调查,舞台剧的数值和质量都在不断上升,而台湾如今经济不景气,剧场不够,观众数量也非常有限,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剧团络绎不绝地到大陆来演出。”余大任说。
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在台湾活跃的表演艺术团体不少于100个,而相对2300万的人口,受众的消费力是十分有限的。一部再优秀再卖座的剧目,在台湾巡演一圈,数目也不过10多场。以表演工作坊的话剧《弹琴说爱》为例,表演工作坊大陆制作人王可然透露,这部剧截止到去年共演出80场,其中70%的市场在大陆。
另一方面,经过30余年的发展,台湾舞台剧市场已十分成熟。余大任认为,台湾剧团不论在题材的选择,还是对剧场的使用上,都比较分众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分类和体系。“剧团当中有像果陀剧场、表演工作坊、屏风表演班这类大型的商业剧团;也有一些闽南语为主的剧团,他们也是一种主流;台湾还有很多的先锋剧场发展不错,不少小剧团从20个座位的小剧场开始做起,再慢慢发展到200个座位的小剧场,他们的风格鲜明、题材多样化。”
相比之下,大陆的舞台剧市场真正进入发展,不过是近10年的事情。观众的需求和消费潜力巨大,但可供选择的好作品却不多,且类型偏单一,这就让台湾剧团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硬件条件:专属剧场让同行羡慕
说起大陆剧团,令台湾同行们尤为羡慕的莫过于,许多戏剧院团都拥有自己的剧场,有的还不止一个。而在台湾,哪怕是像表演工作坊这样资历深厚的剧团,至今也依然需要通过向政府申请或租用场地来进行演出。而就剧场本身的条件而言,大陆如今在每座城市不断拔地而起的新剧院,其漂亮的外观和先进的设备也足以令人称羡。
同时,大陆剧团以国有为主,台湾剧团则大部分属于私人民间剧团,可以获得的政府补助和扶持十分有限。余大任说:“台湾的每个剧团,几乎都是从商业环境打磨出来,如果戏不卖钱就存活不下去,生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果陀剧场成立之初,没有钱租排练场,蜗居的公寓客厅就被利用起来,房间里堆满道具,厕所和浴室成为录音间。果陀最早的两部音乐剧,配唱就是在厕所里完成的。果陀创始人梁志明说:“别小看厕所,贴了瓷砖,可以隔音,录起来的声音也甜。”
直到今天,对于民间小剧团来说,生存条件并没有改变多少。台湾的许多剧场工作者需要通过兼职多份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创作,有的在大学或培训机构中授课,有的客串综艺节目主持人。
“白天赚钱,晚上花钱”成了台湾剧场人的写照。梁志明就表示:“台湾剧场导演和电影导演颇为类似,不只是创作者,也是市场开发者,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
对此,王可然有同样的看法,“如果说5年前台湾的艺文环境还优于大陆,现在则已被反超。光看这几年大陆文艺片在国际上获奖的,在柏林、在东京、在威尼斯,此起彼伏,这说明我们有一个供养文艺片生存的机制,而文艺片导演,在台湾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去年王可然制作的大陆版《如梦之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部剧由于每一站的装台就要占用剧场7天时间,道具也要装满10辆车,一直以来,只是一个适用于小范围演出的非商演剧作。然而最终这部剧不仅在大陆制作完成,在北京、上海、深圳、乌镇等多站的演出还取得了非常高的上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