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面向青少年传播非遗文化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面向青少年传播非遗文化

在弘扬非遗文化,加强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从娃娃抓起。3月27至28日,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500娃娃学非遗”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540多名四年级小学生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秦淮灯彩、风筝、葫芦画、抖空竹、木雕、布艺、剪纸、泥塑、中国结、竹刻、脸谱、面塑、扎染的制作方法,体验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

“500娃娃学非遗”活动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品牌”活动,已成为拉萨路小学的校本课程。从2016年起,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于2016年、2017年相继策划了第一届、第二届“500娃娃学非遗”活动。2017年,该项活动荣获2013至2016年南京市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教育项目优秀奖,并入选江苏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示范项目库。

今年是“500娃娃学非遗”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的第三个年头,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选派非遗部副主任、南京剪纸传承人、布贴画传承人参加拉萨路小学 “非遗小传人——四年级学程周”的开幕式,提前对“500娃娃学非遗”活动进行宣传。

在教学课程上,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设计内容,传承人用简单、有趣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述老南京的人文故事,鼓励青少年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生机。

第三届“500娃娃学非遗”活动共开设14门体验课程,540余名师生每人体验2项技艺,所有课程均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驻馆传承人教学。通过活动前的宣传、活动中的互动体验、课后的反馈、作品评优等环节,孩子们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学习非遗技艺,了解传统文化。

活动现场,孩子们听传承人讲述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刀一剪、一笔一画,尽情享受制作的乐趣。

活动结束,孩子们在留言中写道:“这节课我学到了如何画脸谱,脸谱的设计、绘画也是一门手艺。”“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做花灯,看似简单普通的花灯,其实里面有特殊的蕴意,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节课,我收获了很多非遗知识,并自己动手画了孟良的脸谱,非常开心。”“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把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这里面蕴含了祖先的智慧,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孙都知道。”“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我一定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也受到学校老师的好评:“传承人授课讲解清晰,指导认真;志愿者工作负责,态度亲切;学生制作过程有序,作品完成得有质量,这样的活动有意义、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