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至25日,湖南省湘乡市修葺一新的云门广场上数千名群众迎着料峭春风,赶来参加由湘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湘乡市首届福文化节暨旅游博览会。集福卡、领“福字”、赏非遗、逛旅游博览会……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热闹了这座湘中小城。
湘乡是湘军策源地,曾“以百里之地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湘乡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和韶山市、宁乡市等周边县市相比,还存在旅游业态单一、发展特色不明显、缺少核心吸引物等不足。”湘乡市文旅广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向集说,“我们举办此次节会旨在传播湘乡‘福’文化,推介湘乡文旅资源,树立湘乡旅游形象。”
节会分为“展湘乡”“品湘乡”“看湘乡”3个板块,涵盖旅游展览、文艺表演、非遗体验、祈福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虞唐高跷、湘乡石坝鼓、壶天火龙灯等本土特色浓郁的非遗项目备受青睐。
开幕当天,春雨绵绵,旌旗飘扬,锣鼓开道,当9名身着传统服饰的少年演员踩着近两米的高跷出场时,现场气氛瞬间沸腾,他们手持寓意和睦与平安的荷花和柳枝,以一字形队伍在湿漉漉的地砖上行走自如,观众连连拍手叫好。当晚,由200余人组成的壶天火龙灯非遗表演队在湘乡市区排街游行,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好玩有趣”“想参与”“有湘乡特色”是不少观众对此次节会展演的非遗项目的直观感受。“湘乡拥有1项省级非遗、13项市级非遗,但大多分散在乡镇,很多群众都是第一次在市区欣赏和品尝到这么集中、丰富的非遗表演和非遗食品。”湘乡市文旅广体局非遗股股长吴惠丰表示,借着节会的东风,既达到了让群众近距离体验非遗、了解非遗的目的,也为湘乡今后把部分非遗项目转化为旅游亮点探了路。
节会期间,“福”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湘乡佛教协会举行的“祈福湘乡”活动,当地书法名家免费写“福”送“福”,观众与参展单位、企业互动的集福卡游戏,皆是人气爆棚。“不到两个小时,我就集齐了所有印有参展单位和企业logo的‘福’字印章,不仅得到了纪念奖品,还了解了湘乡本地的旅游景点。”观众王女士说。
在“展湘乡”板块,湘乡53家旅游景点(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及22个乡镇通过图文展板、VCR、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向观众进行宣传推介,“不少观众来我们展位集‘福’时,还会翻看介绍景点的书籍、资料并观看文创产品,有的还带回家收藏。”东山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颖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也拉近了他们与参展单位和文化旅游企业的距离。
节会期间还召开了韶山灌区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以“追寻红色记忆 联手绿色发展”为主题,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及灌区内的双峰县、湘潭县、韶山市、宁乡市等7个县市区相关负责人齐聚湘乡,就共同打造韶山灌区工程旅游线路、统一旅游宣传形象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签署《韶山灌区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打造“韶山银河旅游”品牌。
地处湘中丘陵地带的韶山灌区工程于1965年动工,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灌区主体工程,赢得了“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的美誉,是湖南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近年来,以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为核心,以水利工程、人文景观等为依托,韶山灌区逐步打造了集教育、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韶山银河旅游区。“韶山灌区内丰富的文化内涵、众多人文景观和独特的生态资源成为共享的旅游名片,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做出特色。”周向集说。
下一步,湘乡还将从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做好宣传营销、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湘乡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