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时讯2507)

2025年3月10日,为及时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党支部书记张国彬组织基金会全体党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会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李强总理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孙业礼部长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关于“增强文化‘四力’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言。

随后,与会人员就学习“两会”精神进行学习交流。张国彬同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这不仅关乎经济发展,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思路,文化领域同样需要科技赋能。总书记强调的“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启示我们要将文化公益服务的重心下沉到基层,聚焦群众需求,通过文化赋能提升民生福祉。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参加教育界委员联组会的相关发言中,总书记提出“守正创新”的要求,强调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为先,将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与文化紧密相连,优质教育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基金会作为文化公益组织,需要主动对接教育公平、文化传承等国家战略,会里现有不少做青少年美育、德育工作的专项基金,助力教育资源普惠化,都将是基金会今后重点关注的方向。

丁耀同志谈到,李强总理在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聚焦当地特色优势与转型升级,强调“把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因地制宜,助力乡村振兴。同志们深受启发,表示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文旅融合+公益帮扶”的模式,开展特色公益活动,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助力地方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致富方面,基金会可以根据地区特色,针对当地特色手工业,开展多方面公益活动,利用公益组织的资源和平台,为特色劳务品牌的推广助力,促进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学习了孙业礼部长“增强文化‘四力’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讲话后,李建华同志表示对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与发展路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一是将党的思想及创新理论通过生动鲜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真正成为思想引领的有力工具。增强精神凝聚力,是文化在新时代的重要担当。二是要积极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利用好公益平台和资源,开展跨区域、跨民族的问候交流活动,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三是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公益文化活动、公益广告中,使抽象的理念变得贴近生活、可见可感,吸引人们主动接受并践行,持续增进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四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使中国优秀文化走向全世界,同时在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大家表示,四篇讲话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聚焦不同领域的关键问题,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同时,这四篇讲话都与本会的工作方向与目标密不可分,使大家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作为社会文化公益组织的一员,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既是服务社会的桥梁,也是践行国家文化使命的阵地。未来我们将以学习两会精神为契机,立足本职岗位,以更专业的服务、更创新的思维,为增强全社会文化凝聚力贡献力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