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曲“七十二变”

看戏曲“七十二变”

近几周,山西卫视推出由白燕升策划、主持的戏曲竞技综艺节目《伶人王中王》第二季,赛制在第一季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各个剧种的名家名角儿同台竞技,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了业界和观众的关注和热议。

中国戏曲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气韵,堪称民族艺术的瑰宝。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戏曲渐有式微之态。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有关政策和精神的鼓舞支持下,戏曲人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从戏曲回归小剧场到借助新兴媒体形式,从戏曲频繁登上电视屏幕、电影银幕到与其他艺术门类合作、突破自身边界,戏曲正以深厚的积淀、稳健的姿态、多元的形式,展示着一种美好、一种气度、一种情怀。

不同剧种照样有可比性

以往常见的戏曲比赛、戏曲竞技,都是同一剧种的不同行当、戏码、演员之间的比拼,评判者也多为该剧种的知名演员、专家。而《伶人王中王》则把不同剧种的名家汇聚到同一个舞台之上。第二季首发阵容中,便有京剧、黄梅戏、川剧、晋剧、豫剧5个剧种,孟广禄、杨俊、陈智林、谢涛、章兰5位名家。首位补位名家齐爱云的“参战”,又为节目带来了新的剧种——秦腔。这些剧种诞生、流行于不同地域,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婉转,名家的表演有的热烈泼辣,有的温婉多情——他们一起角逐,有可比性吗?

“当然有可比性。”评委之一,青年学者、作家雪小禅的回答非常肯定,“艺术的美感、现场的发挥、舞台的把控等,都可比。艺术的较量,最终拼的是艺术家灵魂的高度,这个层面一定是可比的。”雪小禅对场上名家的评判标准很明确,就是看这位名家的现场发挥能不能打动自己。艺术带给观众最直观、真实的感受,往往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已经播出的几期节目中,评委除了雪小禅,还有京剧名家沈健瑾、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导演查明哲、歌唱家吴碧霞、相声演员郭德纲等。按照传统看法,除了沈健瑾,其他几位严格说来都属于戏曲的“外行”。白燕升在节目录制现场和个人微博中都表示:“凡是津津乐道于让内行看的文学艺术门类,都将走向灭亡;凡是着眼于让外行看的、能让外行感兴趣的艺术门类,一定翻身。历史上,京剧、地方戏、小说、诗歌繁盛的时节,都是因为外行人对它感兴趣。如果眼里只有内行、戏迷、票友,戏曲的传播无异于慢性自杀。”

其实,所谓“外行”不过是指其职业不是戏曲演员,但是艺术家、评论家、作家对艺术与审美的感知和把握,是专业的、细腻的、准确的。齐爱云就从多元化的评委构成中收获很多。“评委老师专业背景不一样,能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我的艺术,给我启发。能被不熟悉秦腔、不熟悉我的老师和观众肯定,这更是一种鼓舞。”齐爱云说。

是竞技,更是交流、推广

戏曲名家们数十年与舞台为伴,登台比赛还会不会紧张?“说不紧张那是假的。”黄梅戏名家杨俊说,“人都会有杂念的,黄梅戏没有高亢的唱腔,缺少‘一招鲜吃遍天’的绝活儿,并不具备比赛优势。但我还是来了,我要向更多人展示黄梅戏尤其是湖北的黄梅戏,节目中表现不好的部分,都是我杨俊的;那些好的、美的,属于黄梅戏。”

杨俊来到《伶人王中王》第二季,还抱着一个希望——锻炼队伍。跟杨俊同来的配演演员年纪都很小,都是杨俊的儿子、女儿辈的,杨俊称他们“孩子们”。“孩子们坚守在戏曲舞台,很不容易,我要让他们看到更大舞台、更多名角儿,有更多登台锻炼的机会,这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杨俊说,“这些孩子们很聪明,都在思考着黄梅戏的表达、发展,我每场比赛演什么戏,都是和他们一起商量。节目录制这段时间,我看到了他们迅速而明显的成长。”除了表演、比拼,杨俊也非常认真地听评委的点评、看其他名家的表演,希望能从中获得营养,丰富黄梅戏。

记者作为媒体评委之一,参加了几期节目的录制。尽管节目形式是比赛,但是现场的感觉就像是欣赏演出,陶醉其中。戏曲名家并没有为了争名次而“洒狗血”,而是将美好的演出奉献给观众。“我习惯于平静地表演,老师从小就教育我,‘宁要九十九,不要一百一’,有点意犹未尽,才是美。”齐爱云说,秦腔善于表现大悲大喜,冲击力和艺术张力很强,但是秦腔绝不是暴力的、飞扬跋扈的,她希望借助《伶人王中王》的平台来矫正部分观众对秦腔的偏见。“我不在意名次,能和这么多优秀的演员同台演出,能展示我几十年的积累,我已经非常满足。”

齐爱云从西安来到北京参加节目录制,由于组班仓促,拐杖等道具没有带来,便向同场竞技的名家借。“杨俊、贾菊兰、章兰、陈智林、谢涛、武利平……几乎和我一起比过赛的,我都向他们借过东西。大家下了台,就是一家人。”齐爱云说。

戏曲需要让更多人欣赏

“戏曲与这个时代的气息和节奏不合拍,它不是这个时代的流行艺术,甚至变得小众,是很自然的事。”雪小禅说,“但是,戏曲的观众中有不少文化精英,在广大基层,也有许多老百姓依然为戏痴迷。”

戏曲人并未想象着未来某一天,戏曲可以取代流行歌曲而唱遍大街小巷,而是希望在承认其小众的前提下,努力壮大它的生命,扩展它的知音。为此,戏曲人做出了很多努力。

坚持了多年的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让戏曲与学生、与年轻人接近,为戏曲培养了许多观众——他们有的走进剧场,有的守候在电视机前。

让戏曲与电视媒体、与大众传播渠道联姻,或借助明星效应扩大戏曲的影响力,《伶人王中王》这类电视节目近几年来时有出现,戏曲综艺节目《国色天香》《叮咯咙咚呛》等都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国家文化项目“京剧电影工程”则把知名艺术家的风采用镜头记录下来,呈现于大银幕,借助电影的力量传播戏曲。

比大规模借助大众媒体来得更早、规模更大的,是戏曲向小剧场的回归。从演出空间来看,传统的戏曲演出都集中在小剧场,而近几年来风生水起的小剧场戏曲,不仅在演出空间上回归传统,更融合了西方戏剧界的小剧场概念,强调作品的先锋性、实验性。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曹林的概括,道出了其真谛——颠覆性地诠释戏曲。小剧场戏曲演出以相对低廉的票价和前卫的表现形式,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在北京,2014年创办、每年一届的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已经逐渐形成了品牌,拥有稳定的观众群,也推出了一批作品。

近年来,融合与跨界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戏曲人所接受。京剧名家史依弘与粤剧名家罗家英曾合作演出京粤版《霸王别姬》,耳目一新、感人至深,这是中国戏曲内部的融合与跨界,不同剧种同演一出戏。越剧名家茅威涛的《寇流兰与杜丽娘》把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作品嫁接,昆曲名家张军的《我,哈姆雷特》以昆曲演绎莎翁名作,实现了戏曲创作题材上的拓展。此外,还有艺术家尝试戏曲与其他艺术种类的对话交融,比如亮相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戏剧×音乐事件”《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昆曲与钢琴中西合璧、相映生辉;梅派传人肖迪与音乐家谭盾及交响乐团合作京剧交响诗《霸王别姬》,将中、西方代表性艺术品种的融合对话向前推进了一步。

2016年北京京剧院青年京剧演员挑战赛的颁奖典礼,被打造成“亮相国粹时尚盛典”,将时尚与现代的理念注于传统京剧艺术之中,从包装形式到节目内容都别开生面,走红毯、酒会、T台秀等诸多现代元素与京剧艺术擦出火花,博得业内外的共同关注。尽管这样的形式也引起了一点争议,但它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可能性进行探索的精神和尝试,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拥有深厚传统与开放心态的艺术形式,理应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绽放不同的光彩。让戏曲走向现代、走向未来,《伶人王中王》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