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步入文化“四馆”时代

坐落于区内核心地段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非遗馆,配有4名专职的工作人员,每周6天免费开放,从2012年6月开馆至今已经接待了3万人。“以前像是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老百姓虽然也喜欢,但时常找不到我们的踪影,现在有了固定的阵地,大家知道上哪来找我们,非遗活动也能够持续地搞下去。”当记者问及非遗馆对工作带来的改变时,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非遗中心主任兼非遗馆馆长王雷笑称,无论是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非遗传承人,现在都感觉更有干劲了。

浙江步入文化“四馆”时代

用非遗的手段诠释非遗

粉墙黛瓦、老街台门、戏台乌篷、石桥河埠、酒坊酱园等多种绍兴文化元素,集合在柯桥区非遗馆1300平方米的馆舍内,突出体现了“水乡·传说、四季与风情”的展陈主题。而“非遗的手段表现非遗,非遗的特色展示非遗”的布展原则,在这里得到了诠释——一组剪纸生动地阐释了绍兴女儿红的历史渊源,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观众还有机会看到传承人的现场表演。

“这也是非遗馆与博物馆间最大的区别,博物馆更多的是通过藏品静态地展示历史,而非遗馆可以通过作品、表演展示活态文化,在这样一个载体中开展活动,更具持续性,老百姓的接受度也更高。”绍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胡华钢说。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有设备齐全的小剧场供非遗展演使用,该馆还组织传承人,开设每周一次的面塑、棕编等传统手工技艺体验课,并结合绍兴地方曲艺特色,开设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绍兴滩簧等传统曲艺的普及性培训班。从留言簿上能看出观众满满的感动和欣喜。

“所有这些课程都免费向普通市民开放,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曲艺班的学生已经毕业了好几批,不少都达到了专业水准。”胡华钢表示。

让无形文化有形化

事实上,绍兴非遗馆仅是浙江非遗馆建设的缩影,经过数年扎实的建设和经营,浙江省内的非遗馆已遍地开花。

目前,浙江全省市、县两级已经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非遗馆计443座。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应当将非遗馆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前讲抓好三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现在应当再加上非遗馆,从三馆变为四馆,成龙配套,形成体系。设施是事业的主架,无形文化也应当有形化,非遗馆建设是非遗事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

建设非遗馆,正是为了通过其活态传承、活态展示,推动非遗融入社会、融入群众、融入生活。

如今,建设非遗馆的理念在浙江已深入人心,非遗馆已成为浙江各地地方非遗资源集中展示的空间、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的基地,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中小学生爱乡爱国教育的课堂、城乡居民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也成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努力让非遗馆遍布浙江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淼介绍,目前浙江省的非遗馆在建设理念、建设类型、建设途径以及布展手段、运作管理、功能发挥等方面,呈现出类型多样、主题多样、门类多样、功能多样4个鲜明特点。

湖州市安吉县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一村建一个乡村非遗馆,建设没有围墙的非遗馆,现已建有乡村非遗馆35个;德清县创新机制,调动民间力量投资建设不同类型的专题展示馆,全县已建乡村非遗馆56个,观众和游客可以与乡民们一道磨豆腐、夯年糕、酿酒,乐趣无穷。宁波市鄞州区出台专门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打造非遗展馆系列,建立了10个与非遗生产性保护融合的非遗展馆。台州市三门县的浙东百工馆、石窗艺术馆等非遗展馆,与旅游景区相结合,形成新的旅游热点。这些非遗馆,特色浓郁,吸引力强,已颇具影响力。

2012年12月建成开馆的温州市非遗馆,则采用政企合作方式,利用企业场地、政府投资共建完成,总面积8300平方米。此外,1.8万平方米的温州瑞安市非遗馆群已动工,包括综合性非遗馆、南戏馆、鼓词馆、木活字馆等。海宁市立项建设生态型非遗馆,占地1.2万平方米。杭州市3.5万平方米的非遗馆即将竣工和投入使用。金华市结合传统街区整体布局,将老城隍庙改建成市非遗馆,分为百工区、遗韵区、风情区、传说区、特色区、传承区、展演区7个展区,开馆不足半年,观众和游客已达3万多人次。

据悉,为加快和推进浙江文化强省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建造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其中综合性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列入建设规划。建成后,它将成为杭州之江新城的文化新地标。对此,王淼等非遗人既欢欣鼓舞,又感到任重道远,“我们的愿景是通过5至10年的建设,争取每个市县都有一个综合性非遗馆,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专题非遗馆;结合全省乡村文化礼堂建设,争取每个农村文化礼堂都配套建设乡村非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