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岭南文化特色 彰显广州城市品格

2013年10月,在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中,广东省有15个节目获得作品类群星奖,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件作品来自广州市,包括现代舞《星期天》、广东南音弹唱《南音新唱十三行》、小品《精雕细榄》,以及表演合唱的广州市小海燕合唱团、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此外,广州市“羊城之夏”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获得项目类群星奖,广州市萝岗区文化与博物馆馆长谢荣波荣获“群文之星”称号。这些获奖作品编排新颖独特、表演生动形象、紧跟时代潮流,抒发了普通百姓的诉求,不仅代表了当前广州市群文创作的最高水准,反映了广州市群文创作的扎实基础,也展现出广州的独特地域风情和文化风采。

突出岭南文化特色 彰显广州城市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由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区舞蹈家协会创作选送,区青年舞蹈团表演的舞蹈《螺丝钉》成为一匹“黑马”,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文华舞蹈节目优秀创作奖”。这也是本届大赛群文团队冲击专业赛事全国唯一获奖的队伍,这对群文创作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鼓励。

一展岭南情韵和羊城风貌

广州,又称“羊城”“花城”“穗城”,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2220余年的建城历史,历史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沙湾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大岭村),经市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16片、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21片。同时,还拥有大批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获奖作品的一大特色便是突出了广州的本土特色,展现了岭南文化情韵,以及广州普通人的生活和这座城市的活力。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广州南音是清代广泛流行于珠三角一带的歌谣体说唱艺术形式,发源于有“中国曲艺之乡”之称的广州荔湾。此次荔湾区编创的曲艺作品《南音新唱十三行》描写了广州极具代表性的商行十三行从清代“一口通商”时的繁华昌盛到鸦片战争后的没落消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生机重现,反映了1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据该作品的创作者、广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荔湾区粤剧曲艺协会会长蔡孝本介绍,唱词中一些当年对十三行的称呼,以及“怀远驿”“富善街”“回栏桥”等地名,都充满着历史的回声。

广州增城的榄雕作为一种雕刻工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增城盛产乌榄,艺人在乌榄榄核上通过镂雕、浮雕、圆雕、微雕等技法,雕刻出玲珑轻巧的蟹笼、雀笼、花篮等器物,以及惟妙惟肖的人物造型等,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小品《精雕细榄》则通过榄雕传承人与儿子以及学生的情感故事,反映了榄雕传承和保护的现状,呼吁人们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合唱是第十五届群星奖新增设的项目。广州有着深厚的合唱基础,本届荣获群星奖的合唱团队共有10支,其中2支来自广州,分别是广州市小海燕合唱团和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

“小海燕”于8月上旬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捧得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的最高奖项“小百灵杯”,并由此直接获得了群星奖合唱决赛的参赛资格;在8月下旬的决赛舞台上,“小海燕”演绎了两首旋律优美、富有难度的作品《我心歌唱》、《高高的芸香树》,以天籁般的歌声、动情细腻的表现征服了现场评委和观众。小海燕合唱团指挥刁志君说:“合唱应从少儿抓起。”该团成立于1978年,成员主要以中小学学生为主,以初级、中级、高级以及演出班4个梯队划分学员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已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

花都区合唱团则凭借《庐虹高原》、《大江东去》两首曲目夺得群星奖,歌曲既有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的淳朴气息,又具中国古典诗词豪迈大气之风,在编曲、技术处理、音乐表现力和声音的统一和谐度方面均获得了评委及现场观众的高度赞赏。该团采取“业余团队,专业精神”的治团方针,现有正式团员67名,基本队伍是由花都区各学校的音乐或艺术教师组成。“为保证参赛质量,每次参赛前都会对表演者进行考核,确保他们对词、曲的掌握程度。”花都区合唱团团长杨怀二告诉记者,“人们参加合唱团的兴致很高,每次排练都会有很多人来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创新才能有活力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融汇了中外文化之精华。在这里,人们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和活力,又能领略到传统的民俗风情,加之广州是个移民色彩较浓的城市,更是体现了其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

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创新,只有在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不断创新,文艺创作才能充满活力。此次广州市参加群星奖比赛的节目就在创意上做足了文章。

萝岗区的舞蹈作品《星期天》是荣获广东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花会金奖的节目,如今又获得群星奖,赢在其立意新。《星期天》的人物简单,只有一家三口;道具简单,一辆三轮车,车轮转动幸福;配乐也简单,悠扬的口琴声传达着当代外来工对生活的向往。而一场大雨让三人成了落汤鸡,但相互扶持的爱让躲雨也有了别样的趣味;沉重的水桶让男人腰痛难忍,但女人与孩子的关怀让其伤痛也得到了平抚。该作品选取了平凡的生活细节进行艺术呈现,既表达编者的初衷,观众也能有所感悟,幸福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家人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感恩的心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努力工作,满足于平凡的天伦之乐。这是《星期天》的不平凡之处,同时也是它的立意创新之处。

《南音新唱十三行》也在表现形式方面做了创新。该作品同时采用古筝、琵琶弹唱;并将“南音”“十板南音”“乙反南音”“地水南音”“流水南音”“抛舟胆”“南音合字过门”等广东南音的基本板式和唱腔囊括其中,全面展示广东南音的风貌和韵味;演员和辅导老师也在唱腔和旋律方面进行了再创造,突破了传统南音的框架,使情绪和曲调更加饱满、优美。

讲述身边故事,传递正能量

广州市的多部作品曾荣获群星奖,此次的获奖作品再次证明,群众文艺创作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讲述的是群众身边的故事,展现的是这个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心和宽容;群文作品的优势就在于其以小见大,能紧跟时代潮流、紧贴时代脉搏。

《星期天》就是这么一部取材于生活,又紧贴时代脉搏、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参与创编的谢荣波说,萝岗区成立于2005年,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想创作一个既能反映本区外来工文化特点,又能体现当下和谐社会幸福题材的舞蹈节目。而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编导之一王丹在一个星期天偶然看到的一幕:一个送水工骑着三轮车行驶在广州都市的街头,坐在车上的妻子正用毛巾为老公擦汗,女儿也坐在三轮车里,时而嬉戏打闹,时而把三轮车后座当成临时课桌温习功课……经过编导王丹、陈华的加工,3位演员将普通送水工一家三口的生活片段展现在舞台上,用朴实的舞蹈语汇展示出生活的细节,传递温暖的情怀。

增城市的小品《精雕细榄》以情动人,反映了增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榄雕的传承问题,以及对传男不传女这一传统规矩的打破,其中穿插着父子、师生之间的矛盾、情谊;荔湾区文化馆的曲艺作品《南音新唱十三行》则把广州十三行的兴衰、旧貌新颜展示了出来。

群舞《螺丝钉》正如题所示,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入手,以小见大,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了“螺丝钉”精神。舞台上,演员们独特且富有张力的舞姿与音乐完美地融合,以文化的力量呼唤社会道德,传播雷锋精神。曾有评委评价:“这些贴近生活的节目能够让观众通过舞蹈反思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现实意义。”

这里的星光为何如此璀璨

皓 月

广州共有7件作品入围在“十艺节”期间举办的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其中5件荣获群星奖。在历届群星奖比赛中,广州的成绩一直很突出,欣赏赞叹之余,许多人不免开始思考,为何如此众多的群文精品会集中出现在广州?群星奖为何钟情广州?

完善网络,提升服务

抓好文化惠民,就要从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入手,通过不断完善设施网络、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升地方的文化软实力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广州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夯实文化设施基础。经过几年的建设,一个覆盖城乡、运行有效的市、区(县级市)、街(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市共建有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65个文化站、2646个文化室、1655个农家(社区)书屋、500平方米以上文化广场1566个;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面积(室内)共131.71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33平方米。广州图书馆新馆于2013年6月全面开放,坐落于素有“城市客厅”之称的花城广场,占地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13.14亿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之一。自建成运营以来,日均接待读者1.9万人次,单日峰值3.9万人次,日均外借文献2.3万册次,单日峰值4.2万册次,成为了城市文化新地标。

在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看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花大力气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好每一位公民的文化权益,让文化阳光普照大众。

科学规划,全程跟进

多年来,广州市对群文创作做到了科学规划。一部作品,从其启动到最终呈现,都经过了层层选拔、反复的探讨论证、不断的打磨完善。

群星奖评比始于1991年,同年,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也盛装登场。这一活动包括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群众戏剧曲艺花会和少儿艺术花会,采取比赛、展演、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无疑繁荣了我省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且为参加全国群星奖等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州市文化馆舞蹈老师陈华说,本届获得群星奖的现代舞《星期天》就是在广东省第五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获得金奖的作品。

每届群星奖评选结束后,广州市文广新局都会组织召开“务虚”创作会,各区分管领导出席,观看获奖作品,以便对全国群文创作的最高水平有所了解,并就群文创作等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探讨,取长补短;之后再召开“务实”创作会,各区提交下一步创作作品的具体情况,以便整合资源,避免作品主题重复、门类扎堆的现象。同时,组织专家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估,市财政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立项,给予5万元的启动经费,并在后续创作中跟进,根据作品情况实行阶梯式投入。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春盛表示,将群众文艺创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对群星奖参赛作品全程跟进,可以避免比赛当年临时抱佛脚,打有把握之仗。

培养队伍,提供舞台

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广州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文化馆(站)文化干部的培养,各区(县级市)间的文化系统干部也经常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各文化馆(站)对新进文化干部严格把关、精心挑选。“我们需要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广州市增城市、萝岗区、花都区文化馆的几位馆长在谈到对新入职文化干部的要求时都如此回答。

此外,广州市也注重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目前全市各类文艺团队达5000多个,其中社区团队达2000余个。如广州市文化馆的中心团队广州民族乐团、广州合唱团、市文化馆戏剧社等每年都会排练新节目、组织新作品参与公益演出;花都区的花都合唱团、青年舞蹈团每年的送戏下乡演出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萝岗区组建的香雪女声组合、电声乐队、玉岩男声组合也经常进行演出。广州市文广新局还加强对群众文化的指导和管理,建立了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制度,组织文化专职干部、社区辅导员积极开展社区广场舞、群众歌咏、客家山歌、粤曲、街舞等方面的培训。

为了鼓励文艺爱好者参与艺术创作、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广州市还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如广州市文化馆举办的“广州市残疾人美术·书法作品展”“百姓免费艺术培训班作品展”等公益活动。新年伊始,下一届群星奖的作品编创又被提上日程。广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杨韬开年到广州市文化馆调研,对文化馆的创作工作提出新要求,“多出反映时代特色的好作品,力争在下一届群星奖比赛中再创佳绩。”

群文创作取材于生活,着力于基层文化服务,通过举办活动、比赛等方式,将群文创作的成果展示给广大群众,而精彩纷呈的活动又让基层文化干部的组织、辅导、创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近年来,为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广州市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羊城之夏”“广州市公益文化春风行”“广州市文化志愿者进社区”等全市示范性文化品牌活动,都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各区(县级市)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活动,比如花都区的“文化欢乐节”“合唱节”“镇街文化周”,增城市的“活出美丽,舞动精彩”广场舞蹈大赛,萝岗区的“香雪文化节”以及“送戏进基层”“送戏进企业”等主题活动。

精心打磨,百炼成钢

精品都是几经打磨而成,在艺术实践中得到完善的。“重大群文活动无疑是锻炼文化干部、检验群文工作成果、打磨精品的绝佳机会。”广州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黄斌如是说。一件作品要夺得群星奖这一群众文艺创作的政府最高奖并非易事,要经过区选、市选、省选,再进入全国的初选、复赛,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在这期间许多作品还会参加其他赛事和活动,这些经历既磨练了演员,也打磨了作品,作品经过专家评委的点评、指导,也不断得到完善。

小品《精雕细榄》反复修改多次,既接受了戏剧专家提出的很多建设性的指导和修改意见,同时也经过了群众的“指点”和检验。增城市文体旅游局还利用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在增城市电视台演播厅演出,请群众免费观看,并在演出结束后请大家“挑毛病、提意见”。在一年时间里,该作品共演出了38场,许多观众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如 “下跪拜师的位置不对”等细节问题,从而使作品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

小海燕合唱团近年来通过参加各种赛事提高了表演水准,如2010年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取得童声组金奖;2012年参加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更一举摘得童声组铂金奖。花都区合唱团近年来也是历经磨练,2010年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年混声组合唱金奖;2011年参加新加坡第三届华文国际合唱节获得金奖;2012年参加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获混声组铂金奖。

群文创作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要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群文创作的成果。据介绍,广州市此次获得群星奖的作品也都“各有用武之地”。《南音新唱十三行》将作为具有岭南风情的剧目保存下去;《精雕细榄》则成了“榄雕”的一张宣传名片;《星期天》则会出现在与外来务工人员相关的各种演出中,给更多的朋友带去欢乐。

注重提升本土文化软实力、拥有一支过硬的群文队伍、开展精彩纷呈的群文活动等让广州市的群文活动有了制度的保障、人才成长的平台以及创作的土壤,并因而大放异彩。

品牌活动特色鲜明

张 妮

2011年2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近年来,为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广州市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羊城之夏”“广州市公益文化春风行”等全市示范性公益文化品牌活动。各区(县级市)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海珠周周乐”“绚丽天河”“越秀金秋”“花都广场卡拉OK”等都已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

此外,广州市将民俗节庆资源与惠民文化活动相结合,推出了一批民俗文化节庆品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越秀区的广府庙会、荔湾区的仁威庙会、黄埔区的波罗诞、天河区的乞巧节、南沙区的妈祖诞、萝岗区的香雪文化节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品牌活动既有助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供产品只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的一环,优秀群文作品的产生绝不是孤立的,总是与周边的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既包括历史人文环境,也包括政策制度环境,因此,2010年的第十五届群星奖增设了项目类的评选,“广州岭南书画艺术节”获此荣誉。本届共有110个项目获得群星奖,这些项目和活动在内容和形式、手段和方法、体制和机制、观念和内涵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普及价值,同时贴近社会和群众需要,在当地具有突出社会影响。广州市“羊城之夏”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荣获本届项目类群星奖。

“羊城之夏”三十余年不断创新

作为广州市惠民工程之一的“羊城之夏”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起始于198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3届。该活动以宣传广州地区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宗旨,自举办以来,内容不断充实、形式不断创新,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广场演出”“阅读”“文化志愿者服务”三大板块。其中,广场演出活动以“主题篇”的形式开展。每月选定一个广场、确定一个主题,由广州市文广新局和广场所在区(县级市)共同举办,连续举办6天的群众文艺演出,并在活动结束后对优秀节目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羊城之夏”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特色鲜明,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发动面广,参与性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体现了“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特点,全市各社区积极参与,是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大交流,集中反映了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广大群众的精神风采。第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贴近群众,囊括了音乐、舞蹈、小戏小品、曲艺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活动,还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等不同社会群体开展演出,得到了热烈的社会反响。第三,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广州市文广新局作为主办单位,每年投入150万元用于活动的组织开展,各承办单位根据各区实际举办活动情况安排经费补助。

“羊城之夏”为丰富广州市群众文化生活、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宣传先进文化、建设书香羊城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首先,该项目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展示平台。“羊城之夏”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在基层社区选定文化广场,组织各区(县级市)推荐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节目,或采取自由报名的形式,以不同主题开展,让广大市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了精彩丰富的文化生活,也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特长和风采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

其次,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读者活动,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青少年阅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此外,打造了内涵丰富、影响久远的广州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围绕不同的活动主题,组织一系列针对老年人和青少年开展的各具特色的暑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成为广州市打造的一项宣传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文化品牌活动。

民俗节庆活动成为特色品牌

广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传统民俗,如沙湾飘色、迎春花市、乞巧节、扒龙舟、波罗诞、粤剧八和祖师诞、黄大仙祠庙会等。

诸多民俗节庆活动已成为广州市群众文化活动领域的特色品牌。2009年4月,广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广州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提出要打造公益文化活动示范品牌,要求各区(县级市)要按照“一区一品”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确定一个常年举办的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培育成为特色鲜明、群众认可、效果突出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各区(县级市)在培育各自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时,因民俗节庆活动群众基础好、参与人数多、乡土文化特色浓郁,往往将辖区内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重点培育,加大投入,创新形式,做出品牌,做出特色,推出了黄埔波罗诞、天河乞巧节、越秀广府庙会、南沙妈祖诞、荔湾仁威庙会等一系列活动品牌。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距今已有1410多年的历史,为祭祀南海神祝融而建,是我国古代由官方拜祭的四大海神庙中规模最大最古老、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海神庙。自2005年以来,黄埔区每年农历二月在南海神庙庙前广场举办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9届,每年均吸引珠三角地区数十万群众前来参加。2012年,首届岭南民俗文化节落户黄埔区,与第八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结合举办,共接待游客123万人次。2013年,第九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在南海神庙盛大举行,逾百万游客在仿古祭海仪式、章丘诗会、水神庆会、梨园荟萃、美食共飨等精彩活动中尽情狂欢。

2005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七,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在天河区珠村举行,吸引了5万多民众参与。当天,珠村潘氏祠堂内举行了传统的“拜七娘”仪式,8名“巧女”、8名“玉女”身着古装在广东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起舞,“玉女”斟酒,“巧女”穿针引线,共同祭拜,向“七娘”祈求幸福美满。次年6月,七夕乞巧文化协会在珠村成立,成为全国首个乞巧文化专业组织。2012年,参与广州乞巧文化节的游客达50万,天河珠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时至今日,广州乞巧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9届,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响应。

广府庙会,于农历正月十五至二十一开展,作为越秀区重点打造的民俗品牌活动,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4届,每届参与人数均突破500万,民众参与度高、社会美誉度高、媒体聚焦度高,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效地宣传、推广了广府文化。庙会围绕“广府庙会,幸福相约”的主题,开展民俗文化巡游、广府文化展演、非遗工艺展示,以及灯会、美食、商贸文化展示等活动,秉承“广府统领,兼容并蓄;传统风采,现代气息;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原则,突出广府味、亲民性、互动性、创新性,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广府文化风采,营造了浓厚的年节气氛。2014年广府庙会仍在亲民乐民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如增设的广府特色珠江夜游航班——水上庙会活动,令庙会再添新风情。

除市、区(县级市)推出的一系列大型民俗节庆活动外,很多街镇也充分挖掘辖区内的民俗资源,结合节庆活动开展特色独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花都区狮岭镇每年举办的“盘古王诞庆”。广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广州将继续探索创新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的运作模式,加强与其他城市在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上的联系与合作,注意充分挖掘每个民俗背后的不同文化内涵,在活动中突出各自的精髓和亮点,突出岭南文化特色、广州城市品格,做到民俗性、地域性、独特性兼具,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诸如此类受群众喜爱、兼具艺术性的品牌活动还有很多,如获得第十五届项目类群星奖的品牌活动“广州岭南书画艺术节”。“广州岭南书画艺术节”作为海珠区的重点文化项目,始自2007年,每三年一届,为发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海珠区作为岭南画派起源地的影响、弘扬岭南画派的精神、让岭南书画艺术扎根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2013年,第三届岭南书画艺术节开展了“瑶溪风华,迭传新韵”——重谱“瑶溪二十四景”书画合卷展示、“二居”(居巢、居廉)书画文献展、第二届岭南美术大展、“艺术·生活·惠民”——海珠区美术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岭南书画,琴梦十香”视听音乐盛会等八大系列活动,参与活动的各地艺术家超过3000名,直接受惠的市民群众逾百万,现已发展成为扩大岭南画派的影响力、凝聚岭南画派传人的理想平台。

耕耘在基层的“群文之星”

皓 月

广州市在群众文艺方面的骄人成绩,得益于长期以来重视群文人才的培养和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将群文人才的培养作为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第一要素,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基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

广州重视文化精品生产,努力在群众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数量上取得突破。他们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提高基层创作、排演的积极性,为全市群众文化艺术人才提供创作条件。“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广州市群文作品评选”等多个叫得响、立得住并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文化赛事及活动,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群文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营造了浓厚的创作氛围,同时也成为检验群文创作水平的试金石。经过各种文艺活动的磨练,广州已经有一大批群文创作人才成长起来。

广州市在研究并逐步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编制、待遇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发掘、培训和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定期举办基层文化专题讲座,并组织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到外地考察培训,完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辅导、培训机制,逐步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常年活跃于基层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同时,广州市还积极扶持群众文化社团、民间群众文艺创作群体,鼓励他们参与到创作与演出中,在圆了百姓舞台梦的同时,也繁荣了文化队伍,活跃了群众文化的氛围。

近些年,广州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群文工作者,如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群文之星”称号的花都区文化馆馆长杨怀二、荣获第十六届群星奖“群文之星”称号的萝岗区文化与博物馆馆长谢荣波,以及广州市文化馆的舞蹈干部陈华等。

杨怀二自从1996年到花都区文化馆工作,便成为馆里的业务骨干,经常随馆艺术团送戏到部队、企业、学校及各机关单位,迄今参加各类文艺演出300多场,并负责策划、组织多台群众文化活动,如花都区文化欢乐节、合唱节、群众文艺创作作品大赛等。同时,他还组织、创办了多个社会文艺团体。1996年他组织创办了花都区首个少儿艺术团体,并长期担任舞蹈老师;2003年组织发起成立花都区舞蹈家协会,举办了多期少儿、成人舞蹈培训班、舞蹈专题晚会和花都广场舞会;2009年3月组建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带领该团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等重大奖项。

在教学、辅导的同时,杨怀二参与创作了20多件舞蹈、音乐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在省、市及区的各种比赛中获好成绩,如女声独唱《春雨》获广东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与李金泽、刘高红共同导演的小品《守望湿地》获第十五届群星奖,2013年参与编导的舞蹈《螺丝钉》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文华舞蹈节目优秀创作奖”。此外,他还撰写了《浅谈群众舞蹈创作》、《群众舞蹈如何出“精品”》等10多篇论文。

“很有才华,很有能力”是广州市萝岗区文化与博物馆馆员对其馆长谢荣波的评价。谢荣波2007年8月通过竞聘担任萝岗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馆长,2009年3月任萝岗区文化与博物馆馆长。

萝岗区成立于2005年,作为新设立的行政区,其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文化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档次不高,专业艺术成果精品太少。为此,谢荣波带领文化馆干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送文化进基层”文艺演出活动在区内各街(镇)全面开花,每年主办、承办的文艺演出近百场,书画、摄影展览20多场次,惠及群众近30万人次。

在创作方面,谢荣波立足区情、深入基层,充分整合萝岗春戏禾雀、夏啖荔枝、秋食甜橙、冬赏香雪等生态资源,深入挖掘萝岗区独特文化内涵。他编导的音乐剧《雨中曲》在第六届广东省戏剧曲艺花会中荣获金奖;他参与创作的舞蹈《传》荣获第十五届群星奖;他参与创作的舞蹈《星期天》荣获广东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花会金奖,并夺得第十六届群星奖。

谢荣波还经常随艺术团队送戏到各街镇、村居、部队、企业、学校及各机关单位,每年参加各类文艺演出60多场。此外,谢荣波一直重视打造萝岗的群众文化团队,先后成立了玉岩男声合唱队、自由电声乐队、萝岗香雪女声合唱队、科城锦绣艺术团、红荔艺术团、开萝电视文化艺术团、香雪曲艺社、外来工戏剧社,这些团队在创作作品、参加比赛上,都显示出非凡的实力。

杨怀二、谢荣波只是广州基层群文工作者的缩影,如今,一大批优秀群文工作者活跃在广州城乡,执着、热情地为群文事业奉献着。广州市文化馆的舞蹈老师、《星期天》的编导之一陈华说:“我热爱这份工作,不是为了比赛获奖,而是想完成一部部能留在心里、有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