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玄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东邻景山,西邻北海,南侧和故宫隔河相望,作为明清两朝用于祈祷斋醮的皇家道观,是北京皇城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大高玄殿文物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由北京市文物局正式向社会发布。《规划》指出,经过文物保护修缮、寺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后,预计在2020年之前,大高玄殿将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长期占用,未能合理保护
大高玄殿作为北京仅存的明清皇家道教建筑群,建筑格局空间丰富、特征独具,既有明清皇家建筑的秩序性,又能满足道教仪式的使用需求,是研究明清时期皇家道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院落中的乾元阁建于明代,保存有大量明代原构件,特别是其中的小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宗教寓意。大高玄殿建筑群的内檐装修,尤其是大高玄殿和雷坛内的藻井都是明清皇家营造技艺的珍品,反映出明清两代不同时期的艺术审美和工艺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历史原因,大高玄殿长期被外单位占用,未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大高玄殿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封闭使用,严重影响了其保护状况,也制约了学术研究的开展。2010年,大高玄殿重新交归故宫博物院,进行整体文物保护规划,这是大高玄殿研究发展的重要契机。”大高玄殿文物保护规划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规划师李建芸表示。
根据《规划》,通过近期、中期和远期“三步走”,直至2035年,大高玄殿昔日恢宏的建筑格局以及部分室内陈设将被逐步恢复。“规划工作之初,我们广泛搜集分析历史资料,借鉴已有的多方研究成果,通过清代不同时期、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测绘图的比对,结合现场考察,探讨寺院的历史演变,明确了不同时期的寺院建筑形制、院落格局、地面铺装形式、露天陈设甚至古树的位置等历史信息。”李建芸介绍,作为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高玄殿将与故宫、北海、景山、福佑寺等众多不同类型的明清皇家建筑、园林共同构成北京皇城内主题性的文化游览线路,有助于公众更加全面地认知、体验北京皇城的历史变迁、城市构成、社会生活等内容,加大旧城文化资源的整体利用。
出台细化的修订调整方案
据了解,涉及大高玄殿所在区域的已公布的规划包括《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1999)、《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1)、《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和《北京皇城保护规划》(2004),为大高玄殿的保护规划指明了方向。除了与现有规划协调、衔接外,日前出台的《大高玄殿文物保护规划》提出更为细化的修订和调整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大高玄殿的保护范围。
依据《北京皇城保护规划》,“景山五龙亭—大高玄殿乾元阁—北海白塔”是这一地区以及皇城内重要的眺望景观。目前,大高玄殿西侧院落内的建筑体量较大,高度超过大高玄殿、雷坛等主要建筑,御史衙门西侧的居民楼高度较高、体量较大,周边传统建筑顶层加建较为普遍,在高度和形式方面影响了景观的完整性。现今,这些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规划》中被提上日程。《规划》对周围景观环境提出了相应改造建议,包括降低大高玄殿西侧院落4层办公建筑以及陟山门街北侧6层居民楼建筑高度,使之低于3层9米;重点整治陟山门街北侧、园景胡同东侧的传统民居屋顶加建设施,恢复四合院1至2层的高度和传统的灰瓦双坡屋顶。
宣教功能提上日程
大高玄殿的主要文物建筑沿院落中轴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高玄门、大高玄殿、九天万法雷坛和乾元阁。这几座建筑虽然仍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构件,但部分建筑已在近代占用过程中遭到不当改造。按照《规划》,现存的乾元阁、琉璃门、钟楼和鼓楼严格按原状展陈,不宜进行任何改造。大高玄门、大高玄殿、雷坛等因缺乏室内原状的充分资料,可拆除近代使用痕迹,恢复基本的历史原貌,并暂时布置适当的新功能。李建芸表示,为了在保障文物安全且不与文物价值冲突的基础上,丰富大高玄殿的利用方式,挖掘利用潜力,可通过多种手段展示和宣传文物古迹的历史信息和价值,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解大高玄殿的历史、宗教文化及其与故宫的关系。
为了尽早实现大高玄殿的开放,《规划》指出,近期可采用分区开放的方式,中远期可根据研究进展进行调整。特别是,大高玄殿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与故宫毗邻的关系,使其在功能设置上具备疏解、分担故宫现有文化旅游压力和展示教育功能的可能性。由于大高玄殿位于故宫外,不受闭馆时间限制。旅游高峰期,大高玄殿可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游客游览。为不损害文物原状,大高玄殿开放后将进行容量限制。《规划》中测算设定的大高玄殿院落内景区最大日开放容量估算值为4060人,其中文物建筑单次最大容量为4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