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身在台湾的魏海敏飞赴北京拜入梅门,成为京剧大师梅葆玖的开门弟子,就此开启京剧梅派在台湾的传承。2017年清明时节,魏海敏将以《在梅边·九歌》为题,在梅葆玖逝世一周年之际,以9段经典梅派唱段汇成“梅派曲集”,缅怀恩师。
“戏曲人也有工匠精神,学习起来是巨细靡遗的、长期的,通过《在梅边·九歌》,希望能把老师传授于我的梅派内蕴表达出来。”魏海敏如是说。
带艺投师成“梅门大师姐”
魏海敏少年成名,20岁出头便成为台湾京剧的头牌青衣,拜在梅葆玖门下,是典型的带艺投师。回忆拜师的原委,魏海敏说:“1982年,我在香港第一次看到老师的现场演出,惊为天人,从此立定以京剧为业的志向,再无改变。也是那一次,我许下了拜师的心愿,直到1991年才梦想成真。”
因为从小业已养成的习惯,带艺投师的演员往往比一张白纸的新人要难学,最基本的发声、动作都要重新回炉。拜师后的十数年间,魏海敏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频繁往返于海峡两岸,不断创造近身学习的条件。1996年,她以两折最难演的梅派戏《贵妃醉酒》和《宇宙锋》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内行和观众公认的“梅门大师姐”。
“看老师排练、演出,包括与老师同台演出,都是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可以观察、体悟他的呼吸、眼神、细小的动作。” 魏海敏说。带着探究人物的心态,魏海敏在学习时总习惯多问几句“为什么这样演”,最终使得她表演的梅派戏形神兼备。
学老戏就像把钱存银行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魏海敏密集学习梅派的时间,也是她创作的高产期。“那十几年的生活非常奇妙,一边在台湾高速运转不停演新戏,一边在北京安安静静跟老师学老戏。新戏演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创作力枯竭,所以,学老戏对我来说就像把钱存银行,在北京存、到台北花。”魏海敏打比方。
学老戏的同时,魏海敏并没有间断创作。在“梅门大师姐”之外,魏海敏最为人熟知和称道的是她的百变。迄今为止,她演过的新编剧目超过40部,塑造了诸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如今,魏海敏依然以一年一部新戏的速度不断开掘女性的内心世界。
“梅大师终其一生都在开拓、创造,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编演了大量新戏,在四大名旦中夺魁就有一部分胜在新戏上。我最服梅大师的地方就是他对角色的塑造,他始终保有的创意精神是我们最应该传承发扬的。”魏海敏回忆,“每次和老师见面,我都会把最近演的新戏向他报告,老师总是乐呵呵地说好,鼓励我坚持不懈做下去。”
“最美丽的麦克白夫人”
在京剧《金锁记》里,魏海敏扮演的曹七巧被评价为演出了张爱玲笔下“疯子的审慎与智慧”。对此,魏海敏认为,正是梅派的中正平和无形中影响了她。“我比较能放下自己,用悲悯之心看到角色的内在。曹七巧虽然是一个有缺陷的女性,但她的性格形成是有原因的,我想把这个形成的过程演出来。”魏海敏说,“演老戏是很重要的培养方式,老戏基础的牢固与否决定了演员创新的能力。传承不扎实,创新的含金量就会受影响。”
在英国国家剧院主演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改编的京剧《欲望城国》时,魏海敏深感中西文化和表演方面的差异,成功运用老戏打下的基础将差异性完美过度,被英国媒体赞为“最美丽的麦克白夫人”。
在魏海敏看来,创造了新角色之后再返回来演老戏,会对老戏中的角色有新的审视。一个演员想要在戏台上被戏迷记住,就要在不断的模仿和创新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出方式。如今梅派弟子遍天下,想要在舞台上脱颖而出,还要靠自己独特的风格。
京剧是两岸交流的纽带
梅葆玖晚年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在京剧艺术的传播和交流上。魏海敏与老师最后一次同台是2014年10月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的“双甲之约”收官演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此前,梅葆玖带着弟子沿着当年父亲的出访之路重走美国,而后再访台湾。在台北的舞台上,梅葆玖曾动情地说:“我父亲的遗憾之一是没有到过台湾,我很幸运,不但来过好几次,这里还有我的开门弟子魏海敏。”
“有生之年能够拜入梅门,接续起两岸的传统文化血脉,每每想来,总觉不可思议。”魏海敏与梅葆玖的师生情缘,不仅开启了梅派在台湾的传承,也充分发挥了传统艺术在两岸之间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
如今,老师仙逝近一年,魏海敏将以“梅派曲集”缅怀恩师。曲集精选《天女散花》《西施》《生死恨》《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宇宙锋》等梅派名剧中的代表性唱段,并收入昆曲《牡丹亭》选段,集梅派唱腔精华之大成。
《在梅边·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将于4月4日在上海首演,4月7日、8日于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4月21日、22日登陆台北。曲集由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保驾护航,梅葆玖的琴师舒健操琴,并特邀金钟奖金奖得主、青年古筝演奏家刘乐加盟。曲集既有中规中矩的梅音醇韵,亦有跨界新曲。演出中还将披露若干珍贵的影像资料,与观众一起赏析梅派艺术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