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上世纪60年代、覆盖全国13个省区、近千万人参与的三线建设,奠定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防工业实力,同时也给今天留下了诸多分散各处、日趋衰败的厂房遗址和配套居住区。
如何能让这段历史的宝贵见证在今日社会重新焕发生机?日前,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三线建设遗产保护研讨会,多位文物、规划、三线建设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专家齐聚一堂,为攀枝花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出谋划策。
历史的宝贵见证
攀枝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杨军对记者表示,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审核认定攀枝花市具有保护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413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省级10处、市级19处、县级29处);通过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攀枝花市共登记文物7287件(套)。其中大部分为三线建设时期文物。
近年来,攀枝花市逐年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文物保护经费,落实各级经费1000余万元,对湾丘“五·七”干校旧址、大田会议会址、十三栋招待所旧址、刘家印子房等重要的三线建设遗产进行修缮和保护。“攀枝花建成了首个冠名‘中国’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并以三线建设博物馆为引领,依托全市众多三线建设遗址,加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杨军告诉记者,现已将当初决策建设攀枝花的大田会议旧址建成大田会议纪念馆,将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攀枝花建设下榻的大渡口十三栋建成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此外,利用三线建设时期废旧工厂遗址,正在建设带有三线工业元素的大渡口记忆、河门口记忆等文化项目。
“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榜样,三线建设者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嵩龄表示,攀枝花从不毛之地变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怎么保护好、利用好三线建设遗产,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建议除了做好单个项目的保护外,还要将攀枝花整体作为一个遗产城市来保护,并把三线建设遗产的保护利用列入城市发展战略。”他说。
留下三线建设遗产也是留住乡愁
“攀枝花市一些三线建设的遗产现在还在生产,仍然发挥着作用。攀钢、攀煤、十九冶等工业遗存还在发挥作用,并且建立专门参观线路,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攀枝花市副市长马晓凤表示,攀枝花市对目前所有的三线建设遗产,要求只要动工建设,必须报告,不能随意拆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陈东林表示,攀枝花是国家三线建设建立起来的一座移民城市,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龙头、核心和成功典范。“过去,在各地申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没有三线建设遗产,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他告诉记者。
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家瑶对记者表示,一提起攀枝花就离不开三线建设。“把当年的物证留下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如果这些东西消失就是我们的失职。三线建设是我国当代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段重要历史,保留其中一部分重要节点的遗址,既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纪念,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人及其后代的情感寄托,留下三线建设遗产也是留住乡愁。”她说。
除了保护遗产还要保护精神
“三线建设遗产有着自己的体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业遗产保护,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遗产。要对其进一步梳理和认识,政府也要及时给予充分的关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表示,此外,三线建设的精神也需要给予重视,三线建设精神也应该成为激励今天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不能让三线建设城市成为一片荒芜、成为留守人居住的空城,更不能让三线成为记忆中的工业基地和城市,所以要高度关注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对遗产本体的保护,还要关注它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关注比邻的城市之间的关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告诉记者。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曹兵武表示,要深入挖掘三线建设遗产的价值。要跟历史事件、跟人物、跟大的社会背景、跟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这样对遗产价值的认识才能够更深入更准确。这一点上,攀枝花三线建设遗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基础工作也做得相对较好。
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对记者表示,三线建设遗产的内涵外延到底是什么,应该有一个总体研究,不能盲目简单地说三线建设的房屋建筑都要保存下来。“现在很多所谓的工业遗产保护其实和遗产本身没有关系,只是厂房和空间的再利用。”他说。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开展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水利遗产普查和保护,加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将以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协调相关城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三线建设遗产保护水平。应将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利用纳入当地文物事业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加强依法保护。鼓励开展跨地区三线建设遗产保护,通过资源整合、协作联动,形成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