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了题材,就是“刀对了鞘”

找对了题材,就是“刀对了鞘”

说到北京曲剧,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演北京人,讲北京事。60多年来,《茶馆》《龙须沟》《珍妃泪》《烟壶》等数百个北京曲剧剧目,京腔京味儿浓郁,别有情趣。站在新时代,面对新的传播环境和新一代观众,北京曲剧应该如何塑造人物、挖掘故事?

2019年10月,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新作《王致和》得到了业界专家及观众的肯定。这部剧勾勒出中华老字号创始人王致和的传奇人生,丰富了北京曲剧的创作题材。

“为什么观众喜欢?因为剧中都是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在该剧编剧张永和看来,这一题材正适合用北京曲剧来呈现。

“王致和臭豆腐,老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从前胡同里‘臭豆腐、酱豆腐’的叫卖声,是北京老百姓的集体记忆。”张永和说,早在1995年,自己就萌发了创作《王致和》剧本的想法,直到2018年,他终于完成了剧本。

关于王致和的传说很少,只知道他是安徽省宁国府太平县仙源人,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困顿京城,无意之间研发了京味臭豆腐。有限的信息增加了剧本创作的难度。

《王致和》的剧本改编整理,由北京市曲剧团的编剧满意在5天内完成,他说:“张永和老师的创作为曲剧垫定了扎实的基础,让王致和这一人物跃然纸上,为曲剧的创编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考虑到当下观众对于舞台呈现和故事表达的审美要求,满意和导演方彤彤在张永和原作基础上做了一些深加工,突出了王致和从最初一心想要求取功名到后来成为商人的内心变化,着重表现了人物一生中的起落和抉择。

历史学家阎崇年认为,《王致和》的“好看”,在于其将“四民制度”中最末位的“工”“商”加以歌颂,这在主题上是一个突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过去文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高中、进入仕途。而曲剧里,王致和告诉人们:人的前途多种多样——不中进士,还可以制作和叫卖‘臭豆腐’。”阎崇年说。

戏曲评论家康式昭认为,这部曲剧展现了王致和的一生,融入其为人处世和价值选择,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王致和这个人物以及由他创办的这一品牌的魅力。

作为该剧的总导演,凌金玉表示:“该剧在舞台表现上突出戏曲化,增加了唱腔和音乐,最重要的是对‘京味儿’的坚持——必须用单弦曲牌,台词必须是北京方言。”他认为,尽管时代在变,但北京曲剧生活化与戏曲化相结合的特点不能变,这才构成了北京曲剧在戏曲百花园中的独特芳香。

用戏曲来表现中华老字号的发展历史,《王致和》并非首次。张永和曾创作的新编京剧《风雨同仁堂》以上百场演出获得观众和市场的双重认可。“老字号和剧目创作结合的空间是无限的,其中有大量题材和好故事可以挖掘。”张永和说,很多专家学者对于“文企联姻”的创作模式给予肯定,但他认为题材选择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商业题材都适合以戏曲的方式演绎,选对了题材,就是‘刀对了鞘’。”

尽管《王致和》首演获得肯定,张永和希望这部剧能够在未来的多场演出中不断磨炼调整。原创剧目常演常新,经久不衰,对于一个剧团来说十分重要。谈及曲剧的未来,张永和一再提醒年轻的编剧和演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戏曲创作的‘根’和‘魂’。” 在他看来,北京曲剧的根在于“京味儿”,用北京话来展现北京的犄角旮旯、方方面面。